在当前复杂的全球金融体系中,综合各类信息源进行分析,能够对美联储缩表这一关键金融行为形成全新的判断及较为全面的结论。
美联储于三月份采取放慢缩表的举措,这一动作清晰地反映出其对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国债市场安全性的担忧已攀升至极为紧迫的程度。

将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2.1%大幅下调至1.7%,同时将核心PCE通胀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至2.8%
若美联储此时不及时调整缩表节奏,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债市场或货币市场流动性极有可能出现严重问题,形势的严峻性已不容有片刻迟疑。
将视角转至美国股票市场,近期其呈现出明显的下跌态势。

在年终盛典的相关分析中可以发现,自2022年7月美联储开启缩表进程后,驱动美国股市上涨的资金动力来源发生了显著转变。
在此之前,美国股市上涨主要依赖国内资金的推动;而在此之后,资金动力源逐渐切换为日元套利资金。

日元套利交易机制
若没有日元套利资金的持续流入,美国股市自2022年7月之后直至当下的上涨行情将难以维系。
具体来看美元兑日元汇率的走势,在今年1月9日,该汇率达到了第二轮高点,数值接近158至159区间。

相关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期,纳斯达克等众多美国股票指数也同步接近各自的高点位置。然而,自1月初达到峰值后,美元兑日元汇率开始掉头向下,日元进入升值通道,美元相对日元贬值。
到3月10日,美元兑日元汇率跌至147,在此期间,美国股市,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纳斯达克指数,均呈现出同步下跌的趋势。
这一系列紧密相关的市场表现表明,在分析判断股票市场走势时,资金量及其来源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任何金融市场环境下,即便企业宣称自身业绩优良,但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流入,股价也难以维持上涨态势。鉴于美国国内金融体系因缩表而处于资金收紧状态,为了填补资金缺口,必须寻求新的大规模资金来源。
在众多潜在资金渠道中,日元套利资金因其具备较大规模,成为了填补缩表资金缺口的重要选项。
所以美国股市未来走势,日元套利资金量是否充足将成为关键判断依据。

美联储于3月采取的放慢缩表举措,从短期视角深入剖析,这一决策对美国股市产生了积极且显著的影响。放慢缩表意味着原本从股市抽离的资金速度大幅减缓,更多资金得以留驻于股市之中。
资金抽离速度的降低,使得市场上可用于交易股票的资金量相对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振,进而推动股价上升,对美国股市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然而,若将目光放长远,从更为宏大的时间跨度审视美国股市的资金供给问题,会发现其稳定的资金流依旧严重依赖日元套利资金。
这种依赖关系的形成,与美国国内金融体系因缩表而收紧资金的现状紧密相关,为填补资金缺口,规模庞大的日元套利资金成为重要选项。
鉴于此,后续深入追踪日本国内一系列经济指标的动态变化就显得尤为关键。
日本通货膨胀的升温速度首当其冲,通货膨胀水平直接影响日本民众的消费能力与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左右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而货币政策又与日元套利资金的规模及成本息息相关。

日本央行加息的节奏同样不容忽视,加息会提升日元的利率水平,增加日元套利资金的借贷成本,直接影响套利交易的活跃度与资金规模。
此外,在对冲基金进行日元套利操作时,为有效防范日元突然升值带来的风险,会开展风险对冲活动,此时对冲成本的上涨速度成为关键变量。
对冲成本的增加将压缩日元套利交易的利润空间,导致部分套利资金离场,影响最终流入美国股市的资金补充量。
与此同时,全球黄金市场近期经历了一场堪称史上最为严重的黄金挤兑事件。

深入探究事件本质,可发现此次黄金挤兑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无实质性关联。
特朗普在这场风波中,仅仅在市场情绪层面充当了金价暴涨的“替罪羊”。
事实上,此次黄金挤兑的导火索是12月18日有实力强劲的大买家趁黄金价格暴跌之际,大规模入场扫货。这一行为打破了黄金市场原有的供需平衡,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众多投资者纷纷跟风抛售或抢购黄金,进而导致伦敦现货市场交货异常,伦敦和纽约的黄金部分准备金体系在此次风暴冲击下,暴露出其内在的脆弱性。

事实上,此次黄金挤兑事件的触发点是12月18日有实力雄厚的大买家趁着黄金价格大幅暴跌的时机,大规模入场扫货。
在这一过程中,伦敦现货市场的交货情况出现异常,伦敦和纽约的黄金部分准备金体系在此次挤兑风暴的冲击下,其内在的脆弱性被进一步暴露。
文本内容源自@宋鸿兵观天下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