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门店集体改名“董明珠健康家”:格力姓"董"还是姓"格"?

晴晴亮见 2025-02-19 05:03:11

一、全国门店“改姓董”

2025年春节刚过,格力电器就放了个大招——

四川、山东、海南、重庆等全国多地格力专卖店的招牌和线上直播间名称,一夜之间换成了“董明珠健康家”。

线下门头统一装修,线上抖音直播间也挂上了“董明珠”三个字,甚至百度地图上的定位都同步更名。

按格力官方的说法,这是要通过“场景化体验、智能交互服务”重构零售价值链,让消费者感受“科技融入生活”。

但店员的大白话更直白:“董总知名度高,改名后更亲民。”

说白了,董明珠三个字,就是格力的活招牌。

二、董明珠的前台史:从开机画面到个人直播间

这可不是董明珠第一次把“董明珠”放在“格力”前面。

2015年,初代格力手机开机画面是董明珠的个人照片和问候语,被网友戏称“买手机送董小姐”。

2019年,她高调推出“董明珠的店”,后升级为“格力董明珠店”,亲自下场带货,单场直播最高卖了65亿。

再到后来的玫瑰空调、美容仪代言,董明珠从不避讳把自己变成格力的“门面”。

有记者让她形容她和格力的关系,董明珠毫不避讳地说:

没有格力就没有我,当然,没有我也就没有格力。

这一次,她直接把专卖店改成了个人冠名的“健康家”,连门店装修风格都打上“董氏审美”——

现代化、高端化,还要搞数据可视化的智能体验。

网友调侃:“格力电器,快改名叫董明珠电器吧!”

三、格力=董明珠的秀场?

如今的格力,越来越像董明珠的“个人品牌展示厅”。

从产品发布会到直播间,从门店招牌到广告代言,董明珠的曝光率甚至超过格力明星产品。

有业内人士直言:“董明珠的IP已经和格力深度捆绑,甚至可能喧宾夺主。”

尤其是近几年,格力业绩增长乏力,空调主业面临瓶颈,董明珠却频频以“网红企业家”身份出圈,被质疑“重营销轻技术”。

更微妙的是,这次门店更名并非所有经销商都买账。部分经销商对改名态度冷淡,认为“只是换汤不换药”,但董明珠依然力推——毕竟,她的个人号召力,目前仍是格力最醒目的流量密码。

四、董明珠为何执着于前台C位?

董明珠对自我营销的热衷,在我看来,背后有三重逻辑:

危机感驱动:格力空调市占率被美的反超,手机、新能源等新业务迟迟未破局,董明珠需要个人IP为格力维持声量;

渠道革命:传统经销商体系效率下滑,董明珠通过直播、个人店等新模式,试图绕过中间商直连消费者;

权力符号:在格力接班人悬而未决的背景下,强化个人IP也是董明珠巩固话语权的策略。

她曾公开说,CEO代言是对产品的自信,是想跟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比起明星代言,这样更能让大家买得放心、用得放心,维权时也能找得到人。

这话看似自信,却也透露出对格力体系的不完全信任——只有“董明珠”三个字,才能让她放心。

五、总体评价:一场危险的平衡游戏

短期来看,这场更名或许能带来流量红利:

董明珠的争议体质能让"健康家"迅速出圈,门店改造也可能推动智能家居场景落地。

但长期风险不容忽视:

当消费者走进"董明珠健康家"却只看到传统格力产品,品牌承诺与实际体验的落差可能引发反噬。

过度依赖个人IP正在稀释"格力"38年积累的品牌资产,有投资者痛心疾首:"本是格力的董明珠,现在她想变成董明珠的格力"。

若未来接班人无法承接这一IP,格力或将付出巨额品牌重塑成本,这种绑定是把双刃剑,现在引流有多猛,未来反噬就有多痛"。

董明珠曾说:除了睡着不想格力,做梦也会做到,只要眼睛一睁开脑子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跟格力相关的.

如今看来,她正把这句话变成现实——只是不知道,这场“董明珠秀”的终场,是格力的重生,还是一个人的狂欢?

0 阅读:0

晴晴亮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