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青海生物科技公司及其相关人员涉嫌生产、销售含毒食品,许某某非法经营案 【案情概述】 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青海某生物科技公司及其主要成员,在贾某某的联络下,应吴某要求,生产了一批声称具有壮阳功效的压片糖果。尽管清楚西地那非及其类似物禁止用于食品生产,他们仍从许某某处购入相关原料,并与其他辅料混合,在多地生产窝点制成成品。这些产品随后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至全国各地,涉案金额巨大。经检测,产品中含有西地那非成分。 【案件处理与影响】 案发后,相关机关迅速介入,对涉案公司及人员进行了调查。经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审查起诉,涉案公司及主要成员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提起公诉,许某某因非法经营罪被起诉。最终,法院对涉案公司及人员作出了有罪判决,并处以相应的刑罚。 此案的查处,不仅震慑了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提醒了广大消费者在网络购买食品时需谨慎辨别,避免购买到不安全的产品。 【检察机关作用与后续举措】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检察机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收集证据,确保案件顺利办理。同时,检察机关还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对涉案产品进行了全面追查和销毁,防止了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此外,针对此案暴露出的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检察机关还向相关电商平台发出了检察建议,要求其加强平台监管,规范商家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检察机关也与电商平台建立了常态化协作机制,共同维护网络食品安全。 【典型意义】 本案的成功办理,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强化多部门协作、完善监管机制等措施,有效遏制了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共同维护网络食品安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