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商人身份参加大选的唐纳德,急需一名经济顾问。
他的女婿库什纳,浏览亚马逊网站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和中国相关的书籍,署名是纳瓦罗,库什纳觉得书名很特别,就打了一个电话。
唐纳德2016年的竞选,在希拉里团队看来,就像闹着玩的。
80多人的“草台班子”,马上要进军华盛顿了,没有一个懂经济。
作为地产商人,唐纳德在纽约还有一些人脉,但是在华盛顿,资源实在有限。
共和党对这个突然崛起的新星,充满了怀疑。
他就是一个政治素人。
唐纳德虽然在吸引选票上确实有一套,但是应该走不远,所以,也并没有将最好的政治资源给他。
顶尖的经济学者,也不想为唐纳德背书。
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且多年担任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教授纳瓦罗,就成为一根稻草。
他也成为唐纳德团队中,唯一一个有所谓经济学背景的顾问。
美国主流经济学界,对这个皮特都不太感冒,也没有看到他在顶级期刊发表过什么重磅的论文。
没有人想到,随后8年,这个纳瓦罗鼓动贸易关税政策,唤醒了深藏在美国深处的孤立主义幽灵,撼动了持续多年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
2025年,东山再起的唐纳德以毫无道理的“对等关税”,准备彻底终结自由贸易,被马斯克批评比砖头还蠢的纳瓦罗,再一次站在背后。
美国有很多的经济学家,拿到诺贝尔奖的也很多。
纳瓦罗在经济学界只能算是一个二流角色,为什么他能变成这场风雨的幕后推手,为什么他对一个从未去过的国家,充满了敌意?
美国疯了吗?

一
1949年出生的纳瓦罗,父亲是一名萨克斯管演奏家。
23岁大学毕业后,曾去泰国服役3年。之后进入了哈佛大学,陆续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
然后进入了高校任职。
他并不是一个学者,也不愿意做一名教授。在这段时间,这个中年男人勤奋地写了几本书。
《经济学人》杂志评价说: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但没有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纳瓦落的兴趣,比普通经济学家还广。
可以理解为样样通、样样松。
其实,纳瓦罗是个“公职控”。他一直在努力竞选公职,找机会从政。
1992年,竞选加州圣迭戈市市长,失败。
1993年,竞选加州圣迭戈市议员,失败。
1994年,竞选圣迭戈使监事,两次失败。
1996年,他决定把自己的目标放大,以一名环保人士的身份,争取一个国会议员的席位。
这一次,他距离成功咫尺之遥。甚至获得了一个难得机会,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演讲3分钟。
当时,克林顿、戈尔都在,并帮助他筹款。
谁也没想到,在演讲中,堆砌了一堆肉麻的形容词来赞美第一夫人的纳瓦罗来了一句:“这个傲慢的女人.......”
这次翻车,纳瓦罗身败名裂,他的妻子也因为不适应公众生活,选择了离婚,他自己则欠了一屁股债。
二
2001年,太平洋两岸各自发生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一个遭遇了“911”。
一个加入了WTO。
此后,东方大国以高速增长开启了超车模式。
皮特纳瓦罗在这个历史转折年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的学生资质不错,但是却很难找到一份工作。
这让他对贸易开始关注。
最终,他将学生失业的黑锅,甩到了全球化以及自由贸易。
尽管美国企业在这场全球化红利中,赚到爆炸。
纳瓦罗认为,美国制造业岗位的下降,是因为国外廉价商品的冲击。
也正是在这时候,他对一个从来从来没有去过,也不了解的东方国家,产生了深深敌意。
关税就是纳瓦罗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制造业因为严重缺乏竞争力,已经在下坡路上刹不住车了。
美国工人失业的真正原因,是在二战后躺赢了20多年,竞争力、效率已经严重下降。
日、德企业打到美企毫无脾气。
很多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必须找个背锅侠。
纳瓦罗是其中一个。
到2000年,如火如荼的全球化让美国白人蓝领工人更加绝望。
美国的跨国企业将工厂转移后,对身后的这个烂摊子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他们高兴地进入了新世界。
2000年时,反全球化完全不成气候,美国反对自由贸易的情绪也没有今天这么强烈。
但情绪在美国和欧洲累积。
当时纳瓦罗的激进观点,并没有用武之地,直到2016年,库什纳向他发出了邀请。
三
经济学家鄙视纳瓦罗,就像他们鄙视40后的唐纳德一样。
在纳瓦罗开始思考贸易问题的时候,成长与纽约,混迹于地产、娱乐圈的唐纳德对于美国问题,也有困惑。
商人唐纳德讨厌“书呆子”,对学者科学家也不感冒。
他的观点主要来自于经验和直觉。
当哈佛博士纳瓦罗带着经济学家的光环出现,并且验证他的直觉后,唐纳德觉得,就是他了。
2016年,纳瓦罗以经济顾问的角色,为唐纳德写了一份经济计划,加入了MAGA团队。
这份经济计划的内容,包括征收关税,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贸易赤字的厌恶,强行要求制造业回流,认为盟友在欺骗并且占美国的便宜,等等。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当时的菜单上都有。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说,纳瓦罗对于贸易逆差的看法,是基于10年级新生都知道的那种错误。
在经济学界,“几乎没有人”同意,贸易逆差就是不好。
卡托研究所的人甚至公开怀疑,纳瓦罗到底是怎么拿到哈佛博士学位的。
包括19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370名经济学家,曾经联名希望,不要使用纳瓦罗的经济计划。
唐纳德对于这些质疑,视而不见。
另一个原因是找不到人,当时的美国媒体报道,很多经济学家不愿意进入这个圈子,怕毁了自己的声誉。
纳瓦罗的疯狂计划,也不是一路顺利。进入椭圆形办公室的唐纳德,身边实际上被自由贸易主义者包围着。
直到2018年,被边缘化的纳瓦罗才逐渐找回了位置,因为来自高盛的经济委员会主席等人,陆续离职了。
自由贸易主义者的影响力大减。
唐纳德每次开会,发现征税想法被否决后,都喊纳瓦罗,他在哪里,我要听听他的意见。
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国家的决策,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美国有一句话,人事就是政策。厨师是什么样的厨艺,你就知道饭店的菜单上有什么了。
纳瓦罗这样一个在经济学界完全“不主流”的人,不是因为美国没人,而是他离厨房最近。
唐纳德本人也正是依靠白人蓝领的愤怒, 极右翼的兴起,以及美国南方人对移民的焦虑,获得了支持。
两个人极端到一起了。
纳瓦罗认为,强加关税,其他国家不敢报复,原因很简单,“我们是世界上最赚钱、最大的市场。”
这句话,前几天唐纳德也说过。
四
2018年7月6日,一艘子载着上万吨美国大豆的货船,在黄海上狂奔。
这艘被关税烧着尾巴的货船,如果在当天中午12点之前靠港清关,就能省下几千万元。
这艘船,最终也没有跑进12点。
唐纳德、纳瓦罗的关税,2018年只针对一个国家。不像今天这样,对所有国家进行扫射。
以前,大家一直以为经济是一个双方关系的压舱石。
唐纳德极力要搬走这块压舱石,并且摧毁WTO。
2000年后,出口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也为大量的打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唐纳德、纳瓦罗的计划中,抬高贸易成本,就可以打击这个基本盘。
2.0版本的关税,其实还多了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就直接收保护费,给巨额债务松一口气。
美国的联邦债务规模之大,已经到了危险边缘,他不仅推高了联邦基金利率,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干预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大受影响。
因为每年借出来的钱,先拿出1万亿去还利息。
所谓的制造业回流,根本就是扯淡。
但是,这个进程在2020年大选后,中断了。
唐纳德不仅离开了椭圆形办公室,而且背上了4项刑事起诉。
如果不孤注一掷地再次竞选,结局会很惨。
华盛顿上演的一大波世态炎凉,让后来东山再起的唐纳德,有了一个选人新标准:必须忠诚。
已经70多岁,找一份新工作不太可能的纳瓦罗,始终站在唐纳德这一边,并且因此入狱。
纳瓦罗在唐纳德的心里,又添了分量。
所以,2024年12月,当他从联邦监狱中走出来的时候,立刻进入了唐纳德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
2.0版的椭圆形办公室,再也没有自由贸易主义者了,小圈子里也有分歧,但只是10%关税还是100%关税的区别。
马斯克除外。
唐纳德的2.0团队里,以彩虹屁以及肉麻的恭维为主,在重大问题上,全都听老板的,他们的工作主要负责鼓掌以及发烟花祝贺。
当纳瓦罗的影响力获得了老板的认同后,其他人也不会轻易反驳。
这种情况在4月9日达到了顶点。
激进的对等关税对股市、债券造成了沉重打击,接近了熊市边缘。
美国大部分股票其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和普通人唯一的关系,是401(K)退休金以及个人养老金。
如果股市下跌的太狠,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养老钱就没了。
对于富人、中产来说,股票、债券暴跌,是双方都不能接受的底线。
所以,我们会看到,当美国不减速,将关税直接飙到最大速度后,吓坏了华尔街的精英。
对等关税暂停90天,谈不上什么大战略,也根本不是设计好的,10年期国债抛售,是真的让美国慌了。
所有的危机中,都隐藏着机遇。
从一个更长时间段来看,信用以及公信力的损失,会远远超过关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