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听说救命恩人被判死刑,正向蒋介石说情,无奈枪声却已响起

谈八卦沸羊羊 2025-04-12 11:04:49

到了1938年文夕大火事件过后,那位之前让周恩来离开的国民党人士,估摸着到死那会儿都还不清楚,周总理为了救他一命,居然会亲自跑去跟蒋介石说好话。

在国家的大是大非上,周总理向来都是硬气到底,绝不低头。但现在他却向蒋介石开口求情,看来这个人对周总理来说,那绝对是重量级的人物。

那么,究竟是哪个国民党人放走了周恩来,以至于周总理会出面,替他跟蒋介石说情呢?所有这些事情,跟那时候的4.12事件、文夕大火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一二政变的开始】

1925年,孙中山先生突然去世,这让国民党里面斗得更凶了。那时候,国民党里头不光想法各异,分歧很大,而且在政治权力这块也是问题多多,隐患不小。

这个潜在问题所带来的全部影响,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都相当糟糕。

那时候,共产党正跟国民党联手,但共产党的势力那会儿真的挺小的。这样一来,国民党就显得特别得意,嚣张得很。

尽管身处那样的境地,共产党的力量和成就依然相当可观,尤其是毛泽东,他的影响力不容轻视。

外部环境的冲击,加上内部不同派系间的纷争,给那时的国民党带来了重重困扰。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国民党里的右翼力量,把矛头指向了共产党员,对他们采取了暴力手段。

这种突如其来的方向转变,让还处于成长初期的共产党,一下子慌了手脚。

由于国民党那时势力庞大,导致众多杰出的共产党员在这场灾难中不幸牺牲。

事情一步步推进,国共双方的初次联手也慢慢走向了尽头。特别是四一二事件一闹,国共两党的关系,头一回陷入了极其紧张的境地。

1927年4月12号那天,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里的一些头头,跟外国势力和有钱的大老板们联手,在上海搞起了背叛革命的事儿。

尽管蒋介石表面上依旧装得若无其事,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但实际上,他暗地里已经动手对共产党员进行打压和迫害了。

最先受到国民党行动影响的是周恩来,在那次行动中,周恩来遭遇不幸被捕。若非得到及时搭救,周恩来很可能会遭到不测。而出手相助,救了他一把的,正是酆悌。

那时候,周恩来正在上海,4月11号夜里,他接到了斯烈亲手交来的一封信。信里头说,有要紧的事儿,请他到指挥部去商量。

周恩来身边的人纷纷劝他打消念头,说那地方危险得很,八成是个圈套,一去准得出岔子。可周恩来心里装着找解决办法的大事,二话不说,毅然决然地就奔那个所谓的商量会议去了。

周恩来他们按照信上的地址到了地方,立马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原来,跟着的卫士们的枪都被收走了,接着就开始了一场挺有深意的对话。

一开始,斯烈对周恩来挺客气的。不过,等周恩来想要跟他聊点重要的事儿时,斯烈就开始含糊其辞,而且看起来特别焦急。

就在半夜那会儿,周总理住的地儿外面,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蒋介石他们想用的声东击西招数。

到了12号一早,二十六军的党代表赵舒,好好地把斯烈教训了一顿。接着,他又从咱们民族的大局出发,给斯烈好好讲了一通政治道理,讲得他心服口服。

最终,赵舒一发话,斯烈就把周恩来给放了,这样一来,周恩来算是躲过了一场大难。

周恩来为了甩开敌人的追赶,独自一人租了条小船,打算趁着黑夜偷偷过江,去浦东避避风头。

没想到,天刚蒙蒙亮,周恩来偏偏又碰上了二十六军的第七团战士。结果,他一不小心就被抓住了。没一会儿,周恩来就被送到了第一师第七团那里。

从这事儿就能看出来,那时候国民党右派的人对共产党抓得多紧啊,共产党同志们过的日子,那叫一个苦。

周恩来到了七团被关起来后,负责问他话的是鲍靖,可巧的是,鲍靖曾是周恩来的学生。

鲍靖虽然在国民党里头担着大官,但他的脑袋还清醒着呢,没被那些歪风邪气带跑。

他特别反感蒋介石的行为,所以当他见到周恩来时,心里就已经打定主意,要铤而走险,帮助周恩来逃脱。

周恩来被捕那会儿,国民党里头的军官们,各有各的主意,都在琢磨该怎么处置这事儿。

对于如何处理周恩来,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主张将其关押,也有人激进地认为应当迅速执行枪决,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观点竟出自酆悌之口。

不过酆悌心里明白,周恩来绝不会按他说的做,因此他也没硬来。等到鲍靖安排妥当,准备带周恩来离开那个关人的地方时,酆悌出现了。

现在鲍靖心里七上八下,要是酆悌这时候把他的计划抖出来,他和周恩来恐怕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不过,酆悌并没有揭露鲍靖的计谋,他只是随便问了几句不重要的问题,然后就走了。经过一番波折之后,周恩来最终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捕。

【文夕大火的“替罪羊”】

周恩来靠着鲍靖和酆悌的协助,好不容易躲过了蒋介石的追捕。可没过多久,一场大火让他心里特别难受。那场大火,就是大伙都知道的“文夕大火”。

文夕那场大火,真是把整个城都给烧没了,而且,老百姓对蒋介石政府的那点信任,也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更惨的是,酆悌因为这事,被后人骂成了千古罪人。

酆悌是黄埔军校首批学员,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他还曾位列十三太保之中,地位跟戴利不相上下。

要是酆悌跟戴利似的,只知道盲目跟着蒋介石走,不顾自己内心的坚持,那他大概也不会在那场大火中,把自己的命和名誉都给搭进去了。

1938年的时候,蒋介石把酆悌派到了湖南长沙,让他去当长沙的警备头头。按常理来说,这么个位子,那可是个挺“吃香”的活儿。

酆悌当时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谁能想到,后来事情的发展竟然走了样。

那年9月,长沙周围的城市全都被日军占领了。战争猛地一打响,好多军用物资没来得及转移,就落到了日本人手中。

那时候,蒋介石为了不让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就下令把带不走的东西统统烧掉。这么做对不对,现在看来也不那么重要了。

最关键的是,酆悌和张治中在照着命令行事时,发现火势其实已经提前烧起来了。

结果,城里好多老百姓没能跑掉,最后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三万多长沙人在那场大火里丢了命,受伤的人那就更多了去了。

长沙城里的老建筑,损坏得也挺厉害。这时候,蒋介石开始演起了戏,他明明心里清楚,却装作不知道,然后下令处罚了酆悌和张治中。

奇怪的是,同样执行了那条命令的两个人,结果却大不一样。张治中只是被蒋介石给撤了职,但酆悌却遭到了处死的命令。

这种误会造成了不少困惑,风波平息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蒋介石的真正目的。

其实,蒋介石心里头早就对酆悌的忠诚有疑虑,一直想找个机会把他给处理了。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正好给了他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对付酆悌。

酆悌遭到蒋介石的怀疑,主要是因为两件事:他替华克之做了保释,还故意让周恩来给逃脱了。这两点都起了关键作用。

住在上海的酆悌,亲眼目睹了蒋介石的手下对许多共产党人下了狠手。他心里有数,这种党派间的斗争,免不了会有人流血送命。

不过,酆悌心里也明白,那些拼命为中国未来打拼的共产党员,根本不该遭到这种待遇,这让他不由得心生怜悯。

1928年那会儿,我们党里的关键人物华克之,不小心被中统的特工给逮住了。这事儿一传出去,国民党里头的人那叫一个激动啊。

他们心里清楚,只要能让华克之开口,共产党的秘密网络就会整个暴露无遗。因此,在南京的陆军监狱里,华克之遭受了种种残酷的刑罚折磨。

华克的好朋友酆悌,一听说这事儿,心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他动用自己的人脉到处想办法,连跟国民党里的大势力都闹得不愉快了,就是为了这事儿。

最终,华克之靠酆悌的帮忙躲过了一劫,酆悌还帮他安排了去其他部门的新工作。那时候的酆悌对华克之的真实底细还一无所知。

到了1935年那会儿,因为华克之卷进了一个叫“对付汪精卫的行动”,酆悌这才搞清楚,原来华克夫的真实身份是这样的。

后来,陈果夫跟蒋介石提起了酆悌把华克夫保释出来的事儿,这让蒋介石火冒三丈。毕竟,酆悌在蒋介石眼里,那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这种事的发生,是他压根儿不想看到的。

酆悌自个儿把和华克夫的那点事儿,一五一十地跟蒋介石讲了,还老实说,那时候他压根儿不知道华克夫到底是哪路神仙。就因为这样,蒋介石才没对酆悌下手,算是饶了他一回。

尽管那件事情最终平息了下来,可蒋介石心里一直对酆悌存着疑惑。

后来,酆悌悄悄放走了周恩来,这让蒋介石心里头再也静不下来。他开始确信自己对酆悌的猜疑没错,而且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收拾掉这个人。

因为发生了那两桩事情,蒋介石下令处决了酆悌,还让他背了文夕大火的黑锅。周恩来听说这事后,直接去找蒋介石,想为他求情。

【周恩来为酆悌说情】

调查初期,酆悌本以为自己顶多会遭遇牢狱生活。可蒋介石一到长沙,对他的惩罚措施立马升级成了枪毙。

其实这事儿有两方面原因。首先,那场大火实在烧得太猛烈了,猛烈到就连蒋介石亲眼目睹后,心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打怵。

让他更加恐惧的是,这事儿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他自己。因此,他担心一旦调查水落石出,会动摇到自己的位置和面子。

另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酆悌把周恩来给放了,这事儿让蒋介石对酆悌起了杀念。

周恩来得知酆悌被判死刑的消息后,马上就跟蒋介石求情,想让蒋介石放酆悌一马,别再追究他的罪了。

然而,蒋介石心意已决,对周恩来的劝说充耳不闻。周恩来尽管一再向蒋介石求情,却依然没能扭转酆悌的命运。

就在周恩来开口求情的那一刻,酆悌已经被处决了。

后来,国民党成员张振国回想起往事,提到酆悌在受委员会审判那会儿,始终憋着心里的那些念头,一个字都没往外吐。

在供述里头,他自个儿把全部的过错都扛了下来。酆悌这么做,说白了就是给张治中解了围。

1938年11月份,长沙燃起的那场熊熊大火,没给人们一丁点儿暖和,反倒是把老百姓和这座城池,扔进了更寒冷的深渊里。

那年月,真是惨得没法说,家破人亡、尸体遍地都不足以描绘那场景。就在那一年,酆悌也在这场大火烧尽后,没了命。

尽管酆悌并非共产党员,但他心里明白啥是民族的大道理,啥是国民党该担当的责任。

他对同乡的援助和支持,真的让人打心底里敬佩。就是因为他做出的这些明智决定,周恩来和华克夫才得以摆脱敌人的控制,重获自由。

从头到尾看这事情,蒋介石是绝对不能容忍共产党存在的。他心里觉得,只有权力才是最大的,所以哪怕要杀掉很多有志气、有才能的人,他也在所不惜。

在他看来,老百姓的命就像地上的野草,不值钱。尽管酆悌心里头还是向着蒋介石的,但他心里头明镜似的,知道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国家里,到底啥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个信念,他最终献上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这事儿,你有什么想法要分享吗?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观点吧!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