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变成忏悔,“伤害”变成“救赎”,这样的爱该如何定义?
如果“千秋”的绳索没有断,也许她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从心高气傲的少女,再到“借种生子”求生的黄脸婆,她经历了什么?
阔别十年的“恋人”重逢,谁也想不到,看似邋遢、粗俗的瘸子少妇,竟然是十里八村最能歌善舞的姑娘。
她叫暖,名字充满了温度,生活却冰冷的让人不寒而栗。
这部根据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影片,曾经斩获了“金麒麟大奖”。
相比较莫言原著的“现实”,导演形象生动的刻画了“负心”,一种别样的情感涌上心头。
为了活下去,背着丈夫“借种生子”,真的是一种“救赎”?
愚昧无知的背后,是多数女人难以启齿的“痛”。
故事发生在,温暖与阴暗的交错里。
暖和井河是青梅竹马,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
少女时期的暖,是一个能歌善舞美丽活泼的姑娘,最有希望走出农村。
恰恰也是因此,她表现得比其他人更加迫切的走出村子,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
就像是“荡秋千”一样,暖看到的是北京,是她梦想的所在地,井河看到的则是稻草堆的尖。
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暖的心气很高。
身边的追求者络绎不绝,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
井河暗恋她,一直将其视为心目中的女神,从未想过去表露心意。
后来两个人的世界里,闯入了一个“第三者”小武生。
这个男人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暖的爱情观、择偶标准。
相比较身边的同龄人,剧团演出的小武生,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
他牵起暖的手,亲吻在女孩的脸颊上,一抹羞涩的红晕,两颗心瞬间拉近了距离。
不顾世俗的目光,暖将自己的未来,都压在了小武生的身上。
私定终身之后,她得到了爱情的第一份承诺。
暖满怀期待,甘之如饴期待着每一天,结果却是无尽的等待和失落。
小武生与其是说暖崇拜的对象,倒不如说是她最接近梦想的存在。
“城里人”的身份以及精湛的表演,就是暖奋不顾身,画地为牢的主要原因。
这个男人代表一种新鲜的优越文化,是村民们“大开眼界”并为之向往的存在。
或许还有很多人爱慕小武生,只是暖更为大胆主动一些。
以崇拜的心态去看待,侧面也呈现出了暖的自卑。
就像是井河说的那样:“别想了,他能看上咱们”?
这种心理上身份认同的差别,注定了暖的失败。
爱情的道路上,多数女人都会将未来寄托在另一半的身上。
毕竟选择什么样的人,日后过什么样的日子。
暖的第一段感情纯粹又苍白,时间的沉淀下,她被现实上了一课。
出身农村的她,渴望进入到大城市生活。
就像是生活中的很多女孩一样,幻想着未来踏进“豪门”,嫁到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
实际上,过于“自以为是”,等同于“暂时盲目”。
就像是剧团演出一样,对于小武生而言,萍水相逢的缘分,仅仅只是“客”,遗憾的是暖认真了。
井河是理想的主动追求者,他与暖有着相同的身份、成长环境,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当暖和小武生恋爱的时候,这个男人只是默默的祝福。
后来暖等待期间,井河则是安慰和陪伴。
甚至做了一个“秋千”,希望哄心中的女神开心,不成想“意外”发生了。
两个人朝夕相处多年,井河第一次触碰到了暖的身体。
指尖上的触碰,后背上的传来的余温,朴实的他,心中萌生出了别样的感觉。
暖看出了井河的悸动,含羞的说:“如果他不回来了,我就嫁给你”。
有人觉得,这是少女的“妥协”,她降低了自己的标准。
也有人觉得,这对井河不公,就像是备胎一样,还必须是“小武生不回来了”,暖才会嫁给他。
这个男人算什么?“备胎”?没有选择的选择?
可悲的是,就是这样谈话,折射出了生活中,诸多荒唐的身影。
一段感情失败之后,多数人都会陷入悲伤和迷茫之中。
有人,有恃无恐花团锦簇,退而求其次,选择下一段感情。
过程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就像是“井河”一样,颇有一种“施舍”的感觉。
暖是因为小武生的伤害,意识到了珍惜身边人?
还是为了弥补心灵上的空缺,证明自身的魅力,所以选择了主动“示爱”?
没有人可以说清楚,毕竟爱情没有道理可讲。
就在两个人谈话之间,秋千绳突然断了。
从某种角度来讲,秋千给了井河和暖憧憬和希望,同时也给了这个女人残缺。
就像是理想破碎,她的人生发生了转变。
意外发生之后,暖的脚残了。
井河愧疚不已,将所有的错,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他疯狂的读书,希望实现暖的梦想,带着这个女人走出农村。
凭借自身的努力,井河考上了暖理想中的大学。
临走的时候,这个男人做出了一个承诺:等我回来。
为暖实现梦想,是井河考大学的初衷。但是当他走向城市,褪去农村的烙印后,身份也开始被改写。
女神对于井河而言,不再是“最重要的存在”,逐渐的他开始变得冷漠。
反观暖失去了魅力,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最开始的时候,她还会受到井河的信,慢慢的这个男人就“蒸发”了。
经历过小武生的“抛弃”,暖逐渐的意识到,这样的了无音讯意味着什么。
时光一晃而过,井河衣锦还乡,以一个理不直气不壮的“忏悔者”身份出现了。
村里的人都夸赞,他是一个有出息、有良心的人。
但是这些话落在井河的耳里,更多的一种“嘲讽”。
也许这就是良心上的“谴责”,看似无声无息,实际上只有当事人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再一次看到暖,她已经改变了模样。
每天辛苦造作,脸上增添了诸多岁月的痕迹,就像是个“泼妇”一样。
井河想要弥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谈话之间,他不敢注视暖的目光,表现出来的都是感伤和无奈。
暖嫁给了一个哑巴,很普通的男人。
从某种角度来讲,哑巴丈夫是理想的守护者,也是命运的眷顾者。
因为天生不会说话,他没有办法像暖表达自己的爱意,只能靠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心意。
在暖等待小武生失败的时候,哑巴也想要安慰,但他无法像井河那样诉说。
后来意外发生,他对着暖傻笑,每天在村口等待井河的信,第一时间送到暖的手中。
哑巴很喜欢暖,但是并没有表达出来。
他一直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安静的守护,给与了成全。
多次的不幸和背叛,暖注意到了这个男人。
虽然哑巴不是心中所想,但小武生的遥不可及,井河的背信弃义,都衬托出了这个男人可以托付终身。
之后两个人组建了家庭,接连生下了3个儿子。
遗憾的是,暖和哑巴的孩子,都不会说话,那种无处倾诉的情感,让她感到窒息。
井河再一次出现后,他表现的非常紧张。
哑巴不断的用酒水来填补心中的平衡,这样的行为看起来很无语。
但是可以理解,小人物的心酸和自卑,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他和小武生、井河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虽然幸运的拥有了暖,但这种结果是靠着“感动”而来。
为了可以有个人“说话”,暖支开了哑巴丈夫。
提出了想要“接种生子”的诉求,她依然是那么的直白。
暖说:“你如果答应了就是救,如果不答应就是害了我”。
井河心中非常的矛盾,他是有一个有妇之夫,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背叛家庭。
可能是“愧疚”,最终这个男人答应了。
让我意外的是暖,她为什么这样做?仅仅只是为了找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不,自始至终,这个女人想要走出去的念头,都没有改变过。
十月怀胎后,暖生下了一个女儿,哑巴非常的疼爱,但是她希望井河带着离开。
多么讽刺的行为,等待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成全一个人。
就像是断了绳的“秋千”,风雨之中摇晃。
暖自始至终都身不由己,或许你会觉得,暖的生命中,只有哑巴是替她着想。
雨中背着暖回家,给暖依靠的肩膀,但是两个人般配?
如果不是意外,说不定暖可以飞的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的笔下,哑巴是一个样貌丑陋,性格非常暴躁的男人。
为了向井河宣誓自己的主权,他将自己嘴里的糖,塞到了暖的口中。
井河通过这件事,也逐渐的明白了十几年的忏悔和赎罪,才是最大的错误。
从抛弃暖离开的那一刻,有些“忏悔”,再多的对不起都没有意义了。
怀念是忘却,忧虑是安慰,暖遇到哑巴是幸运,亦是不幸。
或许她应该感谢井河和小武生,让自己明白了生活的现实,找到了踏实的港湾。
又活是感谢哑巴,给了自己遮风挡雨的港湾。
暖的人生,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事实上,从小武生、井河、哑巴三个男人的身上,可以看到女人情感蜕变和“让步”的过程。
我一直在想,短暂漫长的一生,可以经历多少改变,多少等待?
小武生身上折射出了“初恋”的姿态,无所畏忌一往情深,只要认准了对方,就觉得就是一辈子。
生活中多少女人,在这段感情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觉得牵手就可以一辈子,殊不知“巷子太浅”不够白发苍苍。
井河的身上折射出了“现实”的姿态,自以为是的“等待”和“相信”。
被再次辜负,内心的荒凉,让人愈发清醒。
理想和现实是两个概念,期望渐行渐远,才可以认真对待生活。
生活中的你我,何曾没有“负心”过?
年少轻狂不懂爱的年纪,遇到了一个人,想要弥补想要还清,才发现无力回天。
兜兜转转不断的“让步”,消磨了心高气傲,与生活做出“妥协”。
“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如何选择?只能说因人而异。
暖经历失败后,理想的选择了后者,她褪去了青涩和懵懂无知。
遗憾的是,她和井河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健康的孩子,看似是生活下去的希望。
更像是女性的“悲鸣”,是“畸形恋”的产物。
所谓的爱情大致都一样,给予承诺,然后等待兑现。
《暖》就是这样,秋千断了来回摆动,雨下个不停……
就像是生活中的你我,曾经都像是坐秋千一样被“抛起过”,自由的翱翔,享受着荡漾的感觉。
也被“抛弃过”,刻骨铭心的感受过。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多数人都经历过“小武生”、“井河”,最终暴风雨洗礼下,找到了不起眼的“哑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