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天若有情天亦老,我曾不止一次幻想,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样的诗句,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这本厚重的书,走进诗鬼--李贺的传奇人生。
李贺作为李白之后的又一位享有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且称号还是诗鬼,和李白的诗仙有点相爱相杀的意思,所以诗人更是经常拿二人做比较。
李白的主观性表现的比较张扬,是“是安能摧眉折腰视权贵”,是“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是“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新旧唐书对李贺的享年并不同,但都是二十多岁,也就是说,李贺临死的都是青年人,而一个青年诗人写的诗,却是如此鬼气森森,甚至有的作品可以说是,满天死气。什么鬼灯如漆点松花,什么青狸哭血寒狐死,什么百年老枭成木魅。
李贺七岁作诗,十五岁名震京城,十八岁就能写出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样的诗句。
所以李贺临死的都是青年人,而一个青年诗人写的诗却是如此鬼气森森,甚至有的作品可以说是满天死气。这是否是早夭之兆?难道他很清楚自己活不长?
传说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李贺快要死的时候,见到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这个人在手里还拿着一块板子,上面可能是太古的篆文,也可能是雷击后留下的纹痕,红艺人说是要召唤李贺,李贺却一个字都不认识李贺听了这件事,下床磕头说,我妈妈年级大了身体也并不健康,我不愿意去。红衣人说,天上刚建成一座白楼,让李贺去天上给楼题词写记。
我们在感慨李贺天才早逝的时候,来欣赏李贺的诗,大概就能体会到现在人常说的丧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