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工作了十多年,七年前就是副科级领导了,一直担任科室的副科长,属于单位的资深公务员。前不久单位下属副县级事业单位空出来一个副职,组织找了几个副科级干部谈了一下,最终敲定调小林过去。
下属副县级事业单位副职是实职正科,但小林却非常不情不愿,他觉得应该是另外几个人不愿意去,组织无奈之下才让他去的,而他又是单位里的“老好人”,习惯性同意了组织的安排。
1)
体制内干部,行政级别从副科级提升到正科级,是事业进步的表现,是一件好事,但为什么小林不愿意接受组织的这种安排呢?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身份变了”。
根据相关规定,因撤销登记、调出机关、辞去公职等原因退出公务员队伍的人员,所在机关应当于次年1月31日前依照登记工作管理权限,将上一年度退出情况说明及《公务员退出汇总表》报审批机关、备案机关。简而言之,公务员如果被调出行政机关,去了事业单位,不管是否升职,都代表退出了公务员队伍,也就失去了公务员身份。
可能有人会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公务员都是体制内工作人员,况且还同属一个大单位,有没有公务员身份没多大影响,没必要那么在乎。
其实两者之间区别大着呢。首先,经济待遇上有差距,公务员拿的行政编制的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拿的事业编制的工资,虽然同一区域同一资历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差距不大,但两者在车贴、奖金等方面是有差别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公务员要略高一些;其次,发展前途上有差距,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晋升上受到的限制比较大,公务员则有更宽阔的发展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不过,小林在同一系统内调动,可能在经济待遇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收入会因为级别的提升而有所增加,但终究失去了公务员这个身份,也离开了“大单位”的庇佑,以后很可能在新单位副职上干到退休。如果他在机关里升任为正科级公务员,今后再调任到下属副县级事业单位,应该就是正职了。
2)
理论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可以调入公务员单位,不过一般要具有副县级及以上职务(副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称),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基本不可能有机会调入行政机关进入公务员队伍。
当然,这里也不是不建议公务员调任事业单位。从副科级到正科级,级别提升了,完全是可以考虑的。以前在机关任副科长,说出去是副科级干部,实际上就是一个“兵”,手下没有人,上面却全是领导,倘若去事业单位任副职,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单位班子成员,下面有一批科室负责人和普通工作人员,地位一下子就上去了。
走哪条路,就看每个人的选择了。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与此同时,我们的事业发展轨迹也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真的没法下结论,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况且未来是充满变化的,即便现在“不好”,也不一定永远“不好”下去。
话说回来,体制内员工不管拥不拥有公务员身份,都应服从组织的安排。组织为什么不在下属事业单位内部提拔一位中层干部任副职,而是要将你调任至事业单位,肯定有它的意图。从另一个角度看,表明你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并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尽快进入新角色,绝不应到处抱怨。
事实上,我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只要肯动脑、肯下功夫,工作就一定能出成绩。毕竟有大单位十几年的工作背景,资源是比较充足的。
事已至此,已经没什么可挑的了,作为吃公家饭的人,唯有把组织交付的任务按时、保质、足量的完成,才算对得起这份工作。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朋友吗?他们是什么身份?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调副高很容易,关键要有职称和空缺
你给调个副高看愿意不!
这种文章别写了,什么副科正科?看职务,副科长,科长!职务不等于级别,副科,正科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都是小兵,都归副科长管!职务晋升也是科长晋升副处长,没有长打屁都不响!什么科级那都是不能职务晋升的!小便自己都没弄懂,也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