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6 号晚上那场上海德比,踢完之后好多球迷都睡不着觉,为啥呢?主裁判马宁的判罚实在太让人憋屈了。上港和申花 1 比 1 打平,按理说强强对决踢成这样挺精彩,可场上那几个关键哨一吹,好好的比赛跟吃了苍蝇似的,球迷心里堵得慌。
先说于汉超那个进球吧。第 82 分钟,申花替补上来的于汉超头球破门,电视慢镜头来回放,明眼人都能看见他起跳的时候肩膀明显越位了,那皮球几乎是擦着他头发尖飞进去的。这时候 VAR 该派上用场了吧?结果马宁看完回放愣是说进球有效,理由是 “肩膀越位不算整体越位”。我觉得吧,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本赛季中超之前有三次类似的越位球都被吹掉了,怎么轮到这场就不一样了?球迷在网上吐槽:“VAR 这电子眼是不是装反了?专门盯着上港看呢?” 你说气人不,同样的情况不同的判法,搁谁心里都得犯嘀咕。
再看李可那脚飞踹。第 75 分钟,申花后腰李可在中场拼抢,直接抬起脚朝着上港外援古斯塔沃踹过去,人家当场疼得在地上打滚。就这动作,搁平时至少得给张黄牌吧?可马宁跟没看见似的,连个警告都没有。说句心里话,李可这人在中超出了名的动作大,去年就因为掐对手脖子被禁赛过,本赛季场均犯规 3 次多,比好多前锋射门次数都多,结果这场比赛他跟戴了 “免罪符” 似的,一次牌都没吃到。反过头看上港这边,全场被出示 5 张黄牌 1 张红牌,判罚尺度就跟拧螺丝似的,忽紧忽松,看得人直迷糊。
补时阶段李帅被罚下那一幕,更是把球迷的火都点燃了。李帅累计两张黄牌变红,这本身是规则内的判罚,但他退场时情绪激动,对着马宁说了几句狠话,还踢翻了场边的水箱。这事儿可不小,参考以前的例子,很可能会被足协追加停赛。上港左后卫本来就缺人,李帅这一停赛,接下来的比赛可咋办呢?老将王燊超上一轮替补上场还送了乌龙球,现在状态就像踩了棉花似的,软绵绵的。另一个选择是让魏震客串,可魏震毕竟是中卫出身,速度上有点吃亏,到时候被对手前锋突击,能不能扛得住呢?
说起马宁执法上港的比赛,老球迷都记得,这么些年下来争议真不少。早几年鲁能对上港那场,他的判罚就引发过不小的风波。本赛季前 5 轮他吹的比赛,平均每场出牌快 6 张,比别的裁判明显要严,而且差不多每三场就有一场出现争议判罚。你说奇怪不,他吹上港比赛的时候,球队赢球的概率只有四成出头,换成其他裁判能有六成五的胜率,这差距实在有点大,难免让人多想。
现在李帅停赛成了定局,上港左路防线等于被砍了一刀。李帅本赛季在左路攻防两端都挺关键,场均抢断、拦截数据都不错,突然缺阵,教练组得好好琢磨对策了。王燊超虽然经验丰富,但状态下滑是肉眼可见,让他打主力,球迷心里多少有点不踏实。魏震倒是能客串,防守数据也好看,可毕竟不是专职左后卫,能不能适应边路的来回奔跑,还得打个问号。好在中卫线上吾米提江加盟后表现挺稳,好几次险情都是他及时化解,要是他和李昂搭档,或许能帮左路分担点压力,但这也得看整体防守体系怎么调整。
这场比赛闹得这么沸沸扬扬,说到底还是裁判判罚的公平性问题。球迷们看球图个啥?不就图个公平公正吗?现在 VAR 技术也有了,可该用的时候不用,不该用的时候瞎用,判罚尺度还忽高忽低,这就让人看不懂了。网上好多人说:“裁判要是不能一碗水端平,这比赛还有啥看头?” 确实啊,球员在场上拼尽全力,结果被裁判的哨子抢了风头,搁谁心里都得难受。
现在事情过去了好几天,可球迷心里的疑问还在。足协接下来会怎么处理这些争议?裁判的判罚标准能不能更透明?下一场比赛上港的左路防线能不能挺住?这些问题都等着答案。你说,要是以后每场比赛都这么闹心,球迷们还愿意接着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