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与江青的唯一外孙,娶了薄一波外孙女,后来生活如何?

花开无田 2023-06-15 00:01:13

1970年,已经年过三十的李讷和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一起下放到了江西的“五·七”干校劳动学习。

年过三十,正所谓女大当婚,对于女儿李讷的婚事毛主席很是急切,是以多有叮嘱。不过相较于身为母亲的江青,他对女儿的择偶标准却是大不同。毛主席对女儿李讷说:“要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

而在江西干校劳动不久,李讷便遇到了徐志明——一个工农家庭出身,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的小伙子。

很快两人便陷入了爱河,不过此事却遭到了母亲江青的反对。对于母亲的反对,李讷选择了坚持己见。而后更是直接写信找到了父亲,而在毛主席接到女儿来信并了解了小徐的基本情况之后,同意了他们的婚姻申请。

就这样李讷与徐志明完婚。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徐小宁降生,而徐小宁也是毛主席与江青的唯一外孙。

然而这段婚姻却仅仅维系了两年,便因为彼此的隔阂、矛盾而被迫告终。日后谈及此事,就连毛主席都忍不住说到:“讷娃的婚事太草率了。”离婚之后,李讷带着儿子徐小宁在干校继续锻炼一段时间后才回到北京。

而在回到北京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既有躲避父母问询的意思,又有身体等原因,李讷也一直带着儿子独自生活。

直到1974年,李讷才带着儿子徐小宁来见父亲毛主席。望着瘦弱的女儿和外孙,毛主席不免唏嘘自责,临走还给女儿、外孙送去了八千元好补贴家用。

之后的十余年间,李讷带着儿子徐小宁独自生活。

期间经历了毛主席去世、母亲为首的“四人帮”锒铛入狱,这对于她的冲击可想而知,不只是心理上,就连现实中的处境都是如此。她也受到隔离审查,为了生活她甚至一度被迫卖掉了自己的藏书。

而儿子徐小宁也成为了这一时间内她最好的慰藉。徐小宁当时年龄虽小,但也养成了谦逊、低调的性格。

1984年,在李银桥、韩桂馨夫妇的介绍下,李讷结识了王景清。王景清曾经也担任过毛主席的警卫员,比李讷年龄上大了13岁,性情温和,对李讷也是很照顾,很快二人便组建了新的家庭。

而对于继子徐小宁,王景清也是照顾有加,可谓是倾其所有,承担起了父亲的职责。有了这样的慈父,徐小宁也改姓王,并取名王效芝,意效仿外祖父毛润芝。

之后,王效芝进入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学校。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他还担任服务员与同学进入了亚运村服务。也正是这一年记者唐师曾的一张《毛主席外孙在亚运村》才让他进入到了公众视野之中。

从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毕业后,与哥哥、姐姐的选择不同,王效芝在担任服务员、酒店经理之后选择了下海经商。这与当时改革开放带来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也更是他个人的主见是分不开的。

而靠着敢打敢拼,果决雷厉风行以及积极上进、学习提升增长自己能力,王效芝在事业上也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

与事业上的成功相辅相成,王效芝也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

当时经由好友刘源介绍,薄一波的外孙女王伟与他结识。共同的远见,契合的追求,也让二人迅速的走到了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生育了两个女儿,王伟在家相夫教子,王效芝则继续负责事业,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是生活、事业忙碌,可王效芝作为毛主席与江青的唯一的外孙也仍是不忘毛主席的谆谆教诲,他每年都会携妻女前来韶山祭拜外祖父。

这即是缅怀,又更是传承。

尽管童年坎坷,尽管出身特殊,可王效芝无疑是给我们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21 阅读: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