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没有产业都是狗屁振兴

草根爱练剑 2025-03-05 15:46:53

资讯来自网络;原创 明阳 千同手记 广东

PART

01

建设容易,维护难

美丽滤镜下的乡村振兴困境

昨天,老H的微信头像突然亮起:

"兄弟,能不能找些艺术家给村里做点装置?

能打卡又便宜的。"

屏幕这端的我哑然失笑——

这个曾经媒体老大哥,

如今竟要为几件乡村装饰品的预算发愁。

老H是我以前的同事,

去年被调到广东北部的一个乡村当驻村书记,

点开他所在村镇的宣传视频:

青瓦白墙的新民居沿溪而建,

彩绘的文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看上去是挺好的,都是负担。”

老H的这句话揭开了这些乡村项目普遍的困境:

建设容易,维护难;形象好看,收入不见涨。

很多乡村项目,专项资金投入后,道路宽敞了,广场漂亮了,文化活动空间也有了。

头两年没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油漆开始剥落,设施设备老化的时候,

都会让每一个基层干部头疼不已。

就好比:

我们好心给农民发了一套别墅,

农民搬进去的时候欢天喜地,

可住一段时间就发现:

尴尬了,物业费咋办。

这两年在两广跑了不少乡村项目,这样环境与效益脱节的案例比比皆是:

环境美了,收入却没有同步提升。

以前没有整饰,脏点乱点也属正常。

但现在路也修了,妆也画了,就不能还是原来的样子了。

这让基层干部一个头两个大:

维护不当就是失职,没法向上向下交差,

可如果要维护好,这些资金哪里来。

海德格尔强调“诗意地栖居”,

但过于物质化的改造可能恰恰剥夺了乡村原有的诗意。

从功利主义视角,

巨额投入是否真正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如果维护成本增加而居民收入没有变化,

这种“美好”是否值得?

所以我也能理解老H的想法:

既然地方已经投资建好,

那就好好想想办法,

在别人已经“做漂亮了”的乡村项目当中,

整点动静,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

02

没有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

都是耍流氓。

其实不单是老H,很多的乡村项目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我也一直在思考,乡村项目该怎么做?

直到我主导金秀县瑶医推广运营规划后,

我的思路开始真正的转变:

从“营销带动”转变为“产业带动”。

从“传播声量”转变为“收入增长”。

从“乡村文旅”转变为“乡村产业”。

广西金秀是费孝通先生亲自定义的世界瑶都,

他五上大瑶山,结发妻子也在其中一次考察当中,因为意外永远的留在在金秀。

金秀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山城。

按理说,

金秀是得天独厚的国家级森林氧吧。

甚至还有

全中国唯一一家二甲的瑶医医院、

全球最大的银杉王、

传承千年的瑶医体系、

完整保存的盘王祭祀文化。

但金秀很多的推广材料仍然集中在"天然氧吧""避暑胜地"这类毫无辨识度的标签。

这些都不是稀缺品,顶多算人有我优。

所以在和县领导的沟通的时候,

我很明确的表示:

金秀的推广核心不对。

文化资源才是她最独特,且无法复制的核心。

虽然每年夏天,广西境内也有很多人会去金秀避暑,

但是如果在原来的旅游推广路线上继续走下去,

金秀很难走出大瑶山,很难走出广西。

旅游的意义

并非简单的走马观花那些自然或人文景观,而应该是对一座城市属地文化的了解和感知。

我给出的方向是:以瑶医为核心IP的圈层推进模式。

文化上提:

输出瑶医的核心价值,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IP。

文旅下沉:

提供瑶都专属的动养旅居体验,让游客不仅仅是“观光”,而是“体验”和“感知”。

产业带动:

通过瑶医康养产业,带动当地就业和收入增长,解决乡村振兴的根本问题。

从传统的旅游产业转向瑶医康养文旅产业,系统化的发展瑶医、瑶药、瑶养三大体系。

(由于很多内容还需保密,细节就不便多说。)

03

乡村居民增收,

是乡村振兴有且唯一的目标

光是外表光鲜亮丽,没有实际效益,都是虚假的振兴。

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一场生产关系变革,

最核心的问题:

不是“好看”,而是“钱从哪里来?”。

乡村振兴不是短期的“造景工程”,而是长期的“造血工程”。

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农业,更不是每个地方必须做文旅,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资源,

关键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

把资源转化为“钱景”,打造可持续的产业。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认知错位:

我们习惯用城市标准丈量乡村价值,

却忽视其独有的文化资产。

乡村振兴不该是城市审美对乡村的"殖民",

我们给乡村场景打上网红烙印,

本质上是在制造高级贫困。

只有重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完善“产业-人才-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生态系统。

- 从“形象工程”到“产业工程”的转变,

- 从“输血式”扶持到“造血式”发展的升级,

- 从“被动维护”到“主动创收”的跨越。

让乡村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增长,

乡村才能真正走向振兴。

04

写在最后

乡村振兴的关键

在于如何构建一个有机的社会共同体。

当我担任金秀瑶医推广副组长后

我一直在想,

如何通过参与式发展,

让金秀人成为发展的主体

构建稳定的经济链,

真正实现金秀的振兴

不要等老一辈老去,

留下的

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空心村。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修改

如果大家还有别的想听的

欢迎关注、留言

资讯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