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爆发前夜,百度官宣文心4.5将于3月16日发布

科技观察不踩雷 2025-03-01 12:49:05

近期,百度可谓是动作不断。

先后宣布免费、开源,并预告将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没想到新模型来的得这么快。

2月28日,百度官宣称将在3月16日正式发布文心大模型4.5。据官方介绍,文心4.5在基础模型能力上会有大幅提升,且具备原生多模态、深度思考等能力。

反观OpenAI,同样是在近日发布GPT-4.5模型,该模型不是推理模型,在性能上也与OpenAI前几代模型有差距,模型效果有些差强人意。还记得几年前,OpenAI发布ChatGPT4时彻底引爆了全球亿万用户。而如今,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实力强劲的大模型正以不同的方式改写着AI行业的格局。在AI应用爆发的前夜,中国大模型厂商正在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大模型的水平,并开启大模型竞赛下半场。

财经观察站 作者:光明

大招不断,文心4.5模型来袭

2月27日路透社刚爆料了百度文心4.5将在3月中旬发布消息,OpenAI便在28号发布GPT-4.5模型,但效果显然不及预期。资料显示,百度文心大模型是全球最早对标GPT的LLM大模型,并将在今年内发布5.0版本。据悉,OpenAI预计也将在年内推出5.0版本。而在百度果断选择开源模型的同时,OpenAI内部却仍在讨论是否要将模型开源。百度这一系列动作,预示着大模型全球竞赛已经进入了下半场。

今年2月,百度宣布文心一言将于4月1日0时起全面免费,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户均可体验文心系列最新模型,以及超长文档处理、专业检索增强、高级AI绘画、多语种对话等功能。同时将于3月16日发布的文心一言4.5,将在基础模型能力上有大幅提升,且具备原生多模态、深度思考等能力。而OpenAI的GPT4.5却仍不具备推理能力,还是主打写作等文本生成。但在文本生成方面,文心大模型照样拥有显著优势。

从文心一言发布之初,百度就强调检索增强,到现在一年半多时间,检索增强的价值,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百度基于搜索技术的积累在RAG上具备明显优势,并推出百度AI原生检索,能生成准确率高、时效性好的答案。同时,百度自研的iRAG(image based RAG),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将百度搜索的亿级图片资源跟强大的基础模型能力相结合,就可以生成各种超真实的图片,整体效果远远超过文生图原生系统,去掉了AI味儿,而且成本很低,并且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场景。

开源模型崛起的背后是模型硬实力

Deekseek春节期间凭借“低成本+高性能”模型全球破圈,打破了 AI大模型发展对算力和标注数据的高度依赖,以模型开源推动AI平权。

DeepSeekR1发布后,中国其他云厂商和模型厂迅速跟进,百度则选择以更开放的策略,去占据大模型市场的主动权。百度智能云千帆接入DeepSeek-R1/V3模型,上线首日有超1.5万家客户通过千帆平台进行模型调用;百度智能云旗下客悦、曦灵、一见、甄知四款大模型应用产品,如今也已正式上线接入DeepSeek模型的全新版本;百度搜索如今也已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

李彦宏在近期的一场对谈中就提到“我认为创新不能被计划,你不知道创新何时到来,你所能做的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代。根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性能就会翻倍而价格减半。但今天,当我们谈论大型语言模型时,12个月内推理成本基本上可以降低90%以上成本。不仅在AI领域或IT行业,回顾过去几百年的历史,大多数创新都与降低成本有关。如果成本降低一定比例,生产力也随之提高同样比例,这就是创新的本质。在今天,创新速度比以往都快得多。

如今,高性价比、低推理成本成为中国大模型的强势崛起的重要因素,中国大模型的崛起不单纯依赖算力堆砌。得益于百度四层技术栈的独特优势,芯片、框架、大模型和终端应用场景能够形成高效的反馈闭环,帮助大模型不断调优迭代。近日,百度智能云成功点亮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这也是国内首个正式点亮的自研万卡集群。

正是得益于对算力的高效利用,文心大模型能够迅速迭代,不断升级,且不断降低其使用成本,拉低创作者的使用门槛。随着文心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其训练和推理成本正在迅速下降。百度文心4.5模型所代表的高性价比、低推理成本也势必成为中国大模型迅速崛起的底气所在。

大模型的第二场竞速

这场AI大模型竞速正在以中美两方的相互角力来展开,这将是一场中美间的较量,而中美AI发展路径的分野在落地场景中愈发明显。

有专家指出,当Claude 3.5仍以"刻意维持的技术景观"统治编码榜时,中国大模型已深入产业核心领域:DeepSeek实时监控2.6万亿资管产品,文心一言则助力中国AI应用开发者。这些应用不是实验室里的性能指标,而是直接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生产力工具。这种差异源于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

美国AI企业多遵循"技术驱动-商业变现"路径,而中国团队从起步阶段就深度绑定产业需求。这种"需求倒逼创新"的模式,使技术迭代始终与真实场景保持共振。

在这场以“应用落地”为主题的大模型下第二场竞赛中,头部玩家率先开启了新玩法,更强大的基础大模型仍然是护城河。

目前来看,前有Deepseek春节出圈,后有百度接连宣布开源免费,并将推出基础模型能力更强大的文心大模型4.5,OpenAI仓促推出GPT-4.5背后,是中国大模型在不断提升能力赶超美国的印证。中国大模型公司,正在通过不断地创新,进入了这场大模型竞赛的第二场中。

而现在可能就是AI应用大爆发的前夜。

0 阅读:1

科技观察不踩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