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行业成功地把“知识付费”这一概念炒热之后,现在各种各样的培训广告漫天飞舞,随便加一个群里面,都能挤出几个努力的微商和知识付费推广员。
尤其是在当前的工作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学习似乎是解决这种焦虑的最好办法。如果用户不够焦虑,那么他们就帮你生产焦虑。
所以我相信大家应该经常看到:
“每天加班到深夜却领着3K-4k的工资,同事学习xx技能成功转行,月薪过万‘
”0基础,0门款学习,班主任全程辅导,行业平均薪资过万,包就业“
”手机就可以学习,利用零碎时间给自己增加一项新技能“
”9.9元限时体验,加入就送价值XXX的资料“
等等标题,让你感觉全世界都在努力学习,你要是犹豫了一下,下一秒就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我们都在为什么而付费?
根据平台的资料统计,我们知识付费的三大种类就是:理财,人文和教育。
理财人文这种是社会不变的主旋律,毕竟有谁不想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和广阔的视野呢。而且这类付费课程普遍不会太贵,大多数还有免费试听的几个章节,所以这三个类目是当之无愧的大众最爱。
那么小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我们最常见到的小课广告就是在微信上面,因为小课的教学形式主要就是依赖微信群+小程序的形式。
小课的课程更多地是指向专业技能(升职加薪),例如“新媒体”,“python”,“ps”,"pr"和最最常见的“office”等等,现在甚至扩展到“插画”,“原画”等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技能。
小课一般是先通过9.9的低价体验课程把你拉进体验群里,然后再通过“班主任”来慢慢引导消费升级。
而现在的我们大多数都是:收藏等于了解,付费等于学会的状态,陷入了一种疯狂地付费求安慰的状态。
相比于动则上千块的体系课程,9.9的体验课似乎对我们更加“友好”,但是大多数人的我们都是以转发锦鲤的心态来对待。
一个乌托邦帝国
“我们都需要一个副业”,“我的兼职收入比我的主业还要多”。这类的话语你是否在付费课程的文案里面看见不少呢?
这个模式跟“微商”创造的虚假幻境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告诉你学会了这个技能,就可以上XX网站去接一些单子,慢慢挣回自己的学费。
而实际这些平台的需求量和接单的难度大小他们不会告诉你,任何行业能赚到钱的基本都是站在顶端的。甚至他们有些比较低劣的课程会主动创造需求,像滴滴打车早期派自己的员工和雇佣人去打车一样,让学员尝到甜头。
然后学员就在一步步的引导之下去学习,而我们学习的大多数课程质量都是处于市场的中低水平,而且大多数会低于我们的期望值。
毕竟吸引我们报名课程的,基本都是“低门槛,高薪,需求大”等煽动性的词语,事实上又哪里会存在同时满足这三个词的职业呢。
终身学习没错,但是请放弃“伪努力”吧,买个9.9的体验课就能致富,这比买彩票还不靠谱。
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本文由“来作妖”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不允许转载。
创作不易,多谢大家支持(疯狂暗示,动动手指),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