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话版《道德经》——《道经》十三章“宠辱若惊”也是褒义词

万丈豪气文化 2024-12-09 02:06:43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橐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安,可以寄天下。(马王堆版)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传统版)

“宠辱不惊”是褒义词,那么“宠辱若惊”是否就成了贬义呢?这里的“惊”就是“惶恐”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对“宠和辱”要时刻保有警惕之心,受宠时不能恃宠而骄,受辱后要忍辱负重。因此同样地“贵大患若身”,就是“重视大患要感同身受”,也就是对“大患”要有惶恐、警惕的态度。由此,可以断定“宠辱若惊”在这里是褒义的。

受宠或受辱要如惶如恐,重视大患(大灾大难)要如同身受。什么叫宠辱若惊?上级宠幸下级,处于下级的得宠时要惶恐,失宠(即受辱)时也要惶恐,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大灾难,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大灾难又如何降临到我头上?(我又如何能感受?)所以君主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来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装入囊中(橐:音驼,本义是无底的大口袋,同囊)。君主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让天下太平,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

可见,虽然马王堆版像是学渣的笔记,但在分析《道德经》的真实意思上更具参考价值。

“人话版”《道德经》,让《道德经》说“人话”。

0 阅读:23

万丈豪气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