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京城的繁华依旧,但旧友已经散去,物是人非。
柳永看到这一切,心中感伤,再次离开京城,向西北出发。
在明道年间,他漫步至渭南,思念着心爱的人,写下了: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暮雨潇潇,渭水如银,经过秋雨的洗礼,秋景更显清寒。寒风凌厉,山河尽显萧条,余晖映照高楼。四周红花凋零,翠叶枯萎,仿佛所有美好的景致都在无声中衰败。只有那滚滚长江水,默然东流。
柳永的心情沉重,无法忍受登高远眺,思念故乡的心难以平复。他自问为何自己会长期远离故乡。他想念的爱人,此刻或许正站在华丽的楼阁上远望,期待他的归来。但她不会知道,他正倚着栏杆,远望天际,充满忧虑。
柳永的词多为清新淡雅之作,被誉为“婉约词宗”,但这首《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却展现出开阔的意境和壮丽之美。他将内心的惆怅与失落融入了这片凄凉的秋景之中,使万物都为他的悲伤而悲伤。他化用了南北朝诗人谢眺的诗句,将诗的力量引入了词的创作,拓宽了词的表现形式。
离开渭南后,柳永前往成都,游览了锦里蚕市,并创作了多首诗词。之后,他沿着长江向东出发,一路上吟咏诗词,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只是由于身处异乡,他总是被思念和相思所困扰,内心充满忧愁。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拢。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段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宋仁宗亲政,科考尺度放宽。柳永听到消息后,从鄂州赶往京城,终于在暮年获得功名,实现了自己一生的心愿。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柳永悄然离世。
据说,柳永一生没有家室,也没有财产,因此无人问津。谢玉英、陈师师等名妓筹钱将他安葬。谢玉英对柳郎的思念无法言表,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也去世了,被埋葬在柳永的墓旁。
从此,留给后人的是柳永生前的诸多往事和缕缕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