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经安有息肩日;
抗日即为绝顶人。
——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宇焕章。安徽果县(今巢湖市)人。博学多才,愛好广泛,擅书法,尤精隶书。
冯玉祥可谓是一位博学多才之士。他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见识。在众多领域中,他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
他的爱好极为广泛,这使他的人生丰富多彩。在艺术领域,他对书法情有独钟,尤其精通隶书。其隶书作品,笔画雄浑有力,结构严谨端庄,每一笔都蕴含着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冯玉祥所处的时代风云变幻,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够拥有如此广泛的爱好和精湛的书法技艺,实属难得。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他的多才多艺不仅为自己增添了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边的人,成为众人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他的隶书作品,有的犹如苍松翠柏,挺拔坚毅;有的仿佛潺潺溪流,婉转流畅。其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审美取向。
上联:“穷经安有息肩日”
“穷经”:这里指的是深入研究经典学问,通常指儒家经典或其他重要学术著作。在古代中国,读书人常常致力于研读经典,以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或者追求学问上的精进与道德修养的提升。“穷”在这里表示深入、极致的意思。
“安有息肩日”:意味着哪有休息的时候呢?“息肩”原意是放下肩上的担子休息,这里引申为停止学习或放松努力。整句上联表达的是,对于致力于经典学问的人来说,他们的求知之路是永无止境的,没有一天可以放下担子休息。
下联:“抗日即为绝顶人”
“抗日”:这指的是抵抗日本侵略的行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英勇抗争。
“即为绝顶人”:这里的“绝顶人”可以理解为达到顶峰或极致境界的人。整句下联表达的是,那些投身于抗日斗争的人们,他们的英勇行为和牺牲精神,使他们成为了道德和精神上的高峰,是值得敬仰的“绝顶人”。
整体来看,这对联将个人学问的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上联强调学问之路的无尽探索,下联则赞美了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英勇精神。这对联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同时,它也启示我们,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国家大事上,都应该保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