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客流冷清,咋就不香了?网友总结5大原因,顾客全跑光!

除夕烟火灿烂 2025-04-14 14:36:33

曾经超火的文和友,红遍大江南北,被称作“餐饮界迪士尼”,从长沙一路火到全国。可现在,到处冷冷清清,客流量少得可怜,口碑也直线下滑,这反差也太大了!

就说最近,美国网红“甲亢哥”来中国在长沙直播,把文和友直接拖进了舆论大漩涡。联合创始人翁东华在直播里言行不当,被网友们一顿狠批,这下品牌危机更严重了。各地文和友都没什么人,就连长沙总部也没以前热闹,高峰期客人都没几个,这到底咋回事?网友总结了5个原因,咱一起来看看。本地人都不买账

文和友在长沙刚起步的时候,那是真牛!把老长沙的市井文化、特色美食和沉浸式场景完美融合,一进去就像穿越回老长沙街头,再配上臭豆腐、口味虾这些经典小吃,直接戳中长沙本地人的怀旧情怀,生意火爆得不行。

可当它想把这套模式复制到广州、深圳,就出大问题了。就拿广州来说,2021年刚开业的时候,排号都排到3000多号,那叫一个火爆。但还不到一年,商户一家接一家地撤,人也越来越少,最后直接关门了。为啥呢?主要是文和友主打的重口味,跟广州本地清淡的饮食习惯冲突太大,广州本地人不爱吃,就连湖南老乡去了也不乐意捧场。网红滤镜碎一地,体验感太差

以前,文和友对很多外地游客来说,那就是到长沙必打卡的“城市地标”,很多人去长沙旅游,都得去文和友逛一圈。但现在探店视频到处都是,大家去了之后才发现,实际体验跟宣传差太远了。

好多游客吐槽:“花199元买的小龙虾套餐,里面就20只小龙虾,个头小就算了,肉还特别松散,一点都不新鲜,性价比低得要命。店里场景拍照确实好看,可东西难吃,服务还乱糟糟的,等两个小时才排上号,上菜又等半小时。”更要命的是,文和友的复古场景一直不更新,长沙店刚开业的时候还让人眼前一亮,到了深圳、广州店,就变成千篇一律的布景了。大家看久了,就只剩审美疲劳,新鲜感没了,自然就不想来了。高价背后,全是“体验税”

文和友的定价一直被人吐槽。就说它家招牌口味虾,长沙门店一份卖188元,可长沙本地其他餐馆,同样的菜平均只要100块左右,文和友的价格贵了快一倍。

这背后是成本结构出了问题。文和友每家店面积都特别大,动不动就上万平米,光搭建复古场景就得花几千万,运营成本太高了,这些成本都加到菜价里了,所以里面的小吃都比外面贵不少。菜卖得贵,味道还不咋地,很多人吃了都觉得不好吃,分量和品质也没跟上价格。难怪有网友吐槽:“一半钱花在装修上,另一半是为网红标签买单。”流量反噬,口碑崩塌

2025年4月那场“甲亢哥长沙直播事件”,直接把文和友推向了风口浪尖。联合创始人翁东华在直播里驱赶顾客,还说了一堆有争议的话,这下网友们可不干了,全网都在声讨。

事情闹大之后,长沙海信广场店两天就收到好几千条差评,大众点评评分从4.5一下子跌到3.2。网友们气呼呼地说:“老板这高高在上的态度,彻底把品牌好感都败光了。”其实在这之前,文和友就因为各种事陷入负面舆论,比如深圳店改名“老街蚝市场”,被大家吐槽不伦不类。消费者的信任一旦没了,再漂亮的场景也救不了。菜品毫无创新

文和友在菜品创新这一块,真的太不给力了。菜单上长期都是小龙虾、臭豆腐、糖油粑粑这“老三样”,这么多年都没什么新花样。

广州店想融入本地特色,引进煲仔饭、牛杂这些小吃,结果味道改良得不好,没人爱吃。深圳店主打生蚝,可供应链不稳定,生蚝品质时好时坏,最后只能灰溜溜撤掉。

文和友曾经靠网红属性大火,现在却因为各种问题走下坡路。这也给所有网红餐饮提了个醒:流量能让你火一时,但不能一直护着你。等网红标签没了,最后拼的还是菜品好不好吃、服务到不到位、性价比高不高。要是菜难吃、服务差、价格还贵,顾客肯定会用脚投票,离你远远的。家人们,你们对文和友这事怎么看?快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