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沈晖在2015年豪掷60亿创立威马时,这位前菲亚特中国区CEO绝不会想到,8年后自己会登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个曾被誉为"最懂中国汽车市场的男人",如今留给世人的只有荒废的温州工厂、拖欠的12亿债务,以及被套牢的3万余名车主。

造车新势力的剧本原本不该如此。2017年首批EX5量产下线时,威马曾是唯一能与蔚来抗衡的民营造车企业。温州生产基地里,德国库卡机器人24小时运转,沈晖亲自为每辆新车打上"工业4.0"的标签。但当资本狂欢褪去,人们才发现所谓的智能制造,不过是组装宁德时代电池的"高级拼装车间"。

更讽刺的是,当蔚来李斌在2019年股价暴跌时被戏称"最惨男人",沈晖却在朋友圈晒出保时捷Taycan,配文"智能汽车的终极形态"。这种盲目的优越感埋下祸根——次年威马EX5连续发生3起自燃事故,公司竟以"用户未按规范充电"为由推诿。消费者这才惊觉,所谓的新势力造车神话,不过是资本游戏的外包装。

借壳上市的闹剧彻底撕下遮羞布。2022年企图通过Apollo出行借壳上市时,审计报告揭露的真相令人咋舌:每卖出一辆售价17万的EX5,实际亏损高达8.3万。更荒唐的是,企业账户里躺着20亿融资款,却拖欠供应商货款长达487天。这种"既要又要"的贪婪,让证监会果断叫停了这场资本套现的拙劣表演。

如今站在温州工厂的废墟前,生锈的机器人手臂仍在重复着焊接动作,仿佛在嘲笑这场始于PPT的造车闹剧。那些曾为威马站台的资本大佬们早已套现离场,留下3万名车主在维权群里互相安慰。有位车主说得精辟:"我们买的不是车,是参与商业史的入场券。"

这场造车泡沫的破灭,暴露的不仅是企业家的诚信危机。当地方政府为GDP盲目引进项目,投资机构为风口疯狂砸钱,监管部门为创新大开绿灯,整个产业链条都在助推这场虚假繁荣。威马的陨落不是终点,那些仍在烧钱续命的新势力们,或许正在书写更荒诞的续集。
小米也是组装货,不过雷军善炒作会营销罢了
这就是在风口飞的🐷!
当年单位组织去过两次威马温州生产基地,什么生产线说白了就是一条组装线,而且给人感觉很萧条[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大哭][大哭][大哭]
[大哭][大哭][大哭]
杂牌车不能买
[点赞][点赞][点赞]
贪上亿元判他三代无期徒刑,你看他们还敢不敢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