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传中国金茂架构调整,取消五大区域公司,调整为14个地区公司!
失业君小编 | 文Alex Qian | 图

3月11日,张增根辞任中国金茂公司主席、执行董事、战略及投资委员会主席及ESG委员会主席职务。执行董事陶天海获公司董事会委任,将出任公司主席、战略及投资委员会主席及ESG委员会主席。
近日,媒体又披露了中国金茂即将实施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计划将现行的“总部-区域-城市”三级管控架构,简化为“总部-地区”二级管控架构,具体举措包括撤销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五个区域公司,并对现有城市公司进行撤并重组,最终整合为14个地区公司。
此番调整被视为金茂在行业深度调整阶段的关键战略举措,旨在通过增强管理穿透力与提升决策效率,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该调整的核心思路在于“资源集中、核心聚焦”。以往,区域公司作为中间层级,虽然有助于深耕区域市场,但也存在决策链条过长、资源分散的问题。此次金茂决定裁撤所有区域公司,将14个地区公司直接纳入总部管理之下,既强化了对上海、成都等重点城市的资源投入,又通过减少管理层级,缩短了决策周期,增强了组织的灵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并非孤立事件。早在2023年,金茂就已启动多轮组织优化,如将华东与苏皖区域合并为“新华东大区”,并在2024年进一步将城市公司数量从40个缩减至26个。此次改革可以被视为前期战略的延续与深化。
金茂此次组织架构的调整与其近年来财务状况的显著改善紧密相连。2024年,公司成功实现了1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这一成绩与2023年的69亿元亏损形成了鲜明对比,主要归功于成本的有效控制,包括管理费用和融资成本的降低,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减少。尽管该年度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0%,降至983亿元,但金茂采取的聚焦于高能级城市核心地段的土地储备策略(例如上海、成都项目的平均净利润率高达9%)以及REITs资产证券化举措(如长沙览秀城实现的年化分派率为4.78%)为公司的盈利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进入2025年,金茂前两个月的签约销售额达到了111.11亿元,加之政策环境趋于宽松的预期,特别是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的放松,显示出金茂短期内的销售韧性。在此背景下,组织的精简与资源的集中配置有望成为金茂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的关键因素。

金茂的变革深刻反映了房地产行业正从“高杠杆、高周转”的传统模式向“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型的不可逆转趋势。其战略转型的核心聚焦于三大关键领域:
①深化核心城市战略:金茂通过撤销区域层级,实现了总部对关键城市的直接领导与管理,从而能够集中优势资源,精心打造一系列标杆项目,诸如上海张江金茂府、长沙览秀城等,以此强化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并显著提升项目的溢价空间。
②成本与资产管理双重革新:金茂内部新成立了“成本合约部”与“资产管理部”,前者专注于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与效率的提升;后者则致力于激活并优化存量资产,例如,REITs扩募潜力预计可达到200亿元,以此加速资产的周转速度,并全面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
③产品力全面升级与迭代:金茂推出了全新的“金玉满堂”四大产品线,涵盖金茂府3.0、璞系、满系、棠系,精准定位改善型住宅市场,通过融入前沿科技元素与强化社区运营管理,重新定义了市场竞争格局,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失业君小编深刻洞察到,金茂的实践案例为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了三方面的深刻启示:
首先,组织敏捷性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面对市场需求疲软和政策频繁变动的双重挑战,金茂通过精简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实现了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与灵活调整,这证明了组织的高效运转能力对于企业的持续生存至关重要。
其次,资产质量的提升远胜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金茂在投资策略上采取了明智的收缩态势,2022至2023年间新增土地储备仅为前两年的12.7%,这一策略有效避免了陷入“地王陷阱”,转而专注于开发高利润项目,实现了向可持续盈利模式的平稳过渡,凸显了优质资产在提升企业价值中的核心作用。
最后,创新与资本化双轮驱动,为金茂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扩募以及持有型物业的证券化操作,金茂不仅成功减轻了负债压力,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2.14%的相对合理水平,更为企业开辟了一条稳定的长期现金流渠道,为未来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金茂在资本运作与业务创新方面的能力。

尽管改革已初见成效,金茂仍需警惕潜在风险:在融资环境日益收紧的背景下,其72.14%的资产负债率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偿债压力。此外,2024年的毛利率仅为16.25%,相较于行业头部企业仍有差距,这表明金茂需要通过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和加强成本控制来进一步优化盈利状况。
综上所述,金茂的架构调整不仅仅是一次管理层面的精简,更是其战略逻辑的深刻转变。公司聚焦于核心城市,致力于提升产品力和强化资本运作,旨在不仅实现扭亏为盈,更在于构建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长期竞争优势。展望未来,若金茂能够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并有效利用政策放宽的契机,它有望成为房地产行业转型过程中的典范。正如新任董事长陶天海所言:“未来的竞争,属于那些能快速适应变化的企业。”
议
网友热议
@Ds深鐽(IP京):
新官上任三把火……
@me心向阳光(IP沪):
其实不止金茂一家是这样。众多房地产公司也正酝酿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核心就是因为项目少了,不需要配置那么多的这个总那个总,也不需要配置一些平台功能……
@厦门酥先生(IP闽):
这两年开发商有赚钱的么?
@pecgg30(IPHK):
组织架构调整,必然会带来一些懒惰人员的被优化。
@mei李鸣(IP粤):
华润、中交在2022年就精简区域层级了,这家算慢的!
@止碟君(IP苏):
原本独当一面的城市老总们,有些人要被调整为副职了!
最后一条,
老总的天塌了!
年薪5万的担心年薪1亿的人天塌了??
垂直管理扁平化
建国初期,设立了省级和中央之间的大区管理体制——委员会比如,东北,西南,西北,等后来全撤了。说明国家早就告诉你们,机构层级越少,越好你们都不听
金茂府,一个官司恶评霸屏的央企国企房企
ESG是什么?大佬解释一下
社会已经透明,套路已经无效,经济上半场结束,
油水都捞了不知道多少了,还用你担心它们的天塌了?
好事,优化成本,股东权益提高
深化改革,减员增效。走国企老套路[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