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志洋 方澄 记者 柯文翔)截至3月31日,湖北商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收官。数据显示,该院师生在27天内开展7大主题行动,累计服务时长 1314.02小时,影响居民500余人次,以专业特色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为新时代雷锋精神注入科技内涵。

地理信息技术助力生态保护

3月9日,数十名志愿者在黄陂区开展“铁塔茶香”植树行动。计算机专业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卫星地图和实地勘测数据,为几十株茶树选定最佳种植区位。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同步建立电子档案,记录每棵茶树的经纬度坐标和生长信息。“这些数据将为后期养护提供科学依据。”活动负责人戴立侗表示。
AR技术激活红色教育

在湖北青运史馆的特别团日活动中,40名团员通过AR设备“触摸”百年团史文物。当1922年版团徽的全息影像在掌心浮现,周嘉良同学感慨:“科技让我们与历史产生真实共鸣。”参观结束后,团员们自发在留言墙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等誓言,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教育中深深扎根。
十年传承构建服务矩阵
在晓燕志愿服务队十周年庆典上,当“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的铜牌交到集爱志愿队手中时,大屏幕上闪过双方215场联合活动的剪影。从抗疫期间的物资接力,到福利院的手工课堂,两个团队用15000小时的坚守诠释着“志愿传承”。此外,双方预计在未来三年联合开展“拥军优属”、“爱老敬老”等多个公益项目,并在这些项目中结合全民数字素养提升计划,帮助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迈向新高度。
专业优势转化治理效能

“阿姨,用淘米水浇花既环保又能让花开得更艳。”3月22日世界水日,玫瑰湾社区的节水宣传点前排起长队。志愿者们开发的“节水妙招动态演示系统”引来围观,志愿者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居民听得懂的“生活智慧”。社区王奶奶跟着志愿者学习后,专门制作了“家庭节水对照表”贴在厨房:“现在连小孙子都知道关紧水龙头了。”
校社协同共绘治理新图景

3月31日,洪山区狮子山街道玫瑰湾党群驿站见证了校社协同育人新里程。湖北商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玫瑰湾社区共同揭牌“协同育人共建基地”,标志着双方在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领域的深化合作。
合作双方将利用“书香洪山·全民读书月”活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开放式阅读空间,配备1000册适龄图书;以“家门口的集爱青少年读书会”为品牌,开展特色阅读活动;并利用计算机学科优势,开发线上读书社群和智能推荐系统。
湖北商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鞠剑平表示,将构建“专业 +志愿服务”创新模式,推动技术与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计算机学院党总支书记谢志洋认为,此举将完善青少年阅读服务,使书香成为洪山青春社区的核心标识。
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方澄总结,今年服务有三大升级:体力劳动转为智力服务,单一活动变为体系化项目,短期行动发展为长效机制。集爱志愿服务队队长表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将结合专业技能与志愿服务,利用科技提高服务质量,以数字化手段增强爱心传递。
“这些00后青年用代码编写善意,用数据丈量爱心,开辟了学雷锋活动的新路径。”洪山区玫瑰湾社区街道办负责人在观摩后高度评价了同学们的项目说明,随着“书香洪山”、“阅读马拉松”等新项目在当地启动,这支科技型志愿服务队伍正持续输出青春力量,并不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