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哪一部作品因为剧情出色而使观众忽略演员演技的,印度电影《因果报应》应该算一个。
不知是印度人的特点还是印度演员的演技问题,印度电影总让人有种看浮夸表演的感觉。这部电影也不例外,要么演员面无表情一张扑克脸贯穿全片,要么就顶着一张愚蠢的脸做着表情夸张的表演,搭配着五指合拢又绽放的印度手势。你很少会看到演员面部表情的特写,不知是不是因为人人都覆盖着半张脸的大胡子。
好在不断反转的剧情承载了观众所有的期待,当悬疑得到落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个个爽点爆开真正发挥了作用。

剧情由男主马哈拉贾丢失了一个垃圾桶到警察局报案主线,一方面交代了男主和女儿相依为命的生活,一方面让观众一直沉浸在保护女儿和找回垃圾桶的剧情中。
垃圾桶是女儿的守护神,在女儿小时候保护了其不受车祸伤害,所以垃圾桶对父女二人意义重大,不是寻常的垃圾桶。
找垃圾桶的平行线是三个抢劫犯入室抢劫强J妇女杀人越货的种种恶行。
但垃圾桶真是他们抢的吗?
不但警察不理解,把男主当疯子,观众也猜不透这剧情推进。
直到剧情反转到正反派的恩怨情仇,观众这才发现,原来是当年的抢劫犯出狱后来报复了。

电影把13年前后的事情剪碎了混到一起叙述,加上印度人满脸的大胡子,使得观众根本分不清楚当下和当年的区别,直到最后剧情反转才意识到真正的情节。
让我们按照真正的时间线捋一捋剧情。
13年前,赛尔旺等三人入室抢劫,作恶多端,被抓当天身败名裂。
赛尔旺疑心是理发师马哈拉贾偷听了他的电话向警察举报,因此怀恨在心。出狱后伺机报复,带着同伙潜伏进马哈拉贾家中,殴打并多次强奸轮奸其女儿,导致其重伤。
马哈拉贾痛心不已,反向复仇,逐个杀死抢劫犯,最后和赛尔旺决斗后,揭开真相。赛尔旺后悔不已,跳楼剧终。

片中男主理发师马哈拉贾和反面角色抢劫犯赛尔旺的人设,都强调了他们是个对女儿百般宠爱呵护的女儿奴。
男主马哈拉贾非常老实,他虽是理发店主却整天被理发店的学徒们打趣谩骂。他生活的重心都在女儿身上,唯女儿命侍从,非常固执地守护着女儿。
为了说明他的固执,片中有个情节,校长错怪了女儿后,不论多少人阻隔,他用尽蛮力也一定要对方向女儿道歉。
所以,后来女儿被伤害后,马哈拉贾完成了从一个老实人的反转,他一反常态、勇猛无比、血腥报仇,直接砍掉了仇人的脑袋。
而片中抢劫犯赛尔旺也是个标准的宠溺女儿的父亲。
他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和老婆孩子腻歪,他在女儿身上花多少钱都愿意。可他在妻女看不到的地方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他纵容手下强J妇女,他抢劫从不戴面罩,抢完了就杀人放火灭口毁迹。
这两个主角的前后反差,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印度电影里的警察总是多少带点滑稽,这部影片则在滑稽愚蠢之下,塑造了一个人性复杂的警察。。
比如混乱燥热的警察局里,有人教老实人长点心眼,别总是被骗,也有人对老实人呼来喝去,任意打耳光。
而警监这个角色的塑造也是十分立体,并没有简单的非黑即白。
影片用两个案例展现警察的复杂性。
一个案例是建委公务员家中被盗,警监找回丢失的黄金后,还给失主的是仿制品,偷偷昧下了不义之财,另一方面,他质疑公务员豪宅财富的不明来路,转过身去,把钱送给了小偷的妻子。
这个人认为这是警监的一贯手段,找回失主丢失物品,但花钱雇假小偷背锅,大概为的是贪掉不义之财,进行案卷造假。
另一个案例便是为马哈拉贾找回垃圾桶。他在收受贿赂,欺压老实人的同时,也出动了一队人马在真的查案。
后两个抢劫犯便是警监故意送上门让其复仇的。
应当说,这个警察十分有看头,他在做黑警的同时,良知尚存,也算是一种反转吧。

当然最大的反转便是女孩的身世。赛尔旺这个曾经的女儿奴,为了能让女儿过上好的生活铤而走险当抢劫犯。
他打死都没想到,自己亲手殴打、指使人强J轮J的女孩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当年他为女儿买的生日礼物项链落在理发店里,马哈拉贾找到家中送还项链之时正是赛尔旺被抓之时。
究竟是不是马哈拉贾举报告发的,影片并没有交代。但是在最后复仇之际,马哈拉贾看到赛尔旺时还是惊慌的,这可能也预示了当年的举报有可能属实。
但无论马哈拉贾有没有参与,赛尔旺记下了这个仇,然后把仇复在了对方女儿身上。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当年车祸中存活下来的,竟然是自己的女儿。

复仇电影给观众的观感一般都是很爽的,这部电影也一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逆袭成一人打十人的超能者。
画面看着是爽,但是爽完之后的头脑却也清醒了起来。
一、电影表达的社会问题片中建设局公务员非法收入建豪宅,议员因为丢了一副眼镜而任意殴打他人,警察局想尽办法搜刮百姓,任意践踏人权等情节涉及到了印度公务员贪污受贿、政客横行跋扈以及司法腐败、不作为等问题。但最明显的指向则是印度强J女性问题。
这种现象为何在印度屡禁不止?
女性可以被任意处置,作为复仇对象任意加害,这在印度大概并不是新鲜事了,所以影片竭力想要引起人们思考:当强J和伤害作用在他人身上,往往事不关己,但是如果受害女性是自己的家人,是自己的妻女呢?
片中塞尔旺容许他人侵犯女孩时冷漠残酷,但当得知是自己的女儿时,那悔恨之极让其无法接受自寻短见。
因此所有认为与己无关的人,都应该警惕这种教训,如果任由他人作恶,最终你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片中马哈拉贾报警称家中垃圾桶被偷,但他并没有把女儿被伤害的事向警察透露。因为他深知,在印度女孩被侵害太普遍,远没有一个垃圾桶被偷会更让人关注。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侵害女性案件高发的国家。一是由于印度宗教伦理一直对于女性严格苛刻管束,并持续不断地物化女性、贬低女性,再者印度政治社会体系以及司法体系更是对侵害女性案件的不作为。
印度曾发生一起13岁女孩遭4人轮J后报警,在警局再次被一名警察强J的案件。另外有印度警方为了减少立案数量,还会劝说受害人与强J犯结婚以达成和解。
而即使走了司法程序,在印度,审理强J案的时间也会长达五六年。正所谓案件审完了,罪犯也释放出来了。
正如印度歌谣中所唱:印度不会自由,除非印度女性得到自由……
马哈拉贾报案称垃圾桶丢失,这听上去很荒唐,但其实更加荒唐的是,真正的被害者只能选择忍让。

尽管电影竭力想要表达反对暴力、反对欺凌女性,但它从骨子里仍然是一部男性英雄主义影片。
它以男性为主角,展示男性力量,刻画男性变化。
男性选择的依然是以暴制暴,女性承担的依然是无尽的伤害。
片尾小女孩面对曾经伤害过她的人,说了一句:“我原谅你了。”
大概电影想展现受害人强大的精神世界吧,虽然是为了解密女孩身世而设置的情节。只是这莫名其妙的原谅却让人觉得可笑,不过又是男性视角的意淫而已。
因为,痛,他们并不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