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祁连山,雪融草初绿,一年一度的牧归季到了。远处的山峦间,隐隐传来牛铃声声,那是来自祁连山下的动人乐章……
异地借牧:草原休养生息的秘诀
去年十月,甘肃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启动了一项特殊的“异地借牧”计划。你想想看,这可不是简单的把牛羊赶到别处过冬,而是精心设计的生态工程!牧民们将牛羊“托付”给农区农民,牛羊吃着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农民则获得土地租金,这简直是一举两得!这不仅解决了牲畜越冬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让祁连山的草场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机会。 五个月下来,效果显著!芨芨草等植物长势喜人,亩产草量提高了20.6%,多年生优质牧草比例也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草原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野生动物们也欢腾了起来! 马鹿群从300多只增长到700多只,岩羊的数量也显著增加,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野生动物的“临时领地”
祁连山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乡,冬春季节,这里成了野生动物的“临时领地”。丰富的食物和安全的环境,让这些精灵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 生态摄影师洛桑华亮三年来拍摄到超过130种野生动物,他甚至连续三年拍摄同一户胡兀鹫家庭!这画面,想想都觉得美好!
牦牛“专车”:回家路上的温情
春天来了,该是牦牛们回家的时候了!裕固族牧民艾登欧拉,带着他的牦牛群,开始了回程之旅。可不是普通的赶路,这次,它们乘坐的是专门为它们准备的“牦牛专车”! 为了避免损伤,小牛犊和牛妈妈是分开运输的。车厢里,除了艾登欧拉的牦牛群,还有特别的“乘客”:一对野牦牛母子(小牛才10天大!)和一头安格斯种公牛!这趟“牦牛专车”,不仅仅是运输,更是一份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 看到这,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这份浓烈的乡情?
规范化发展:让成功更持久
“异地借牧”的成功,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牧民和农民之间签订了制式合同,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省市县三级会商机制也日益成熟,信息更加透明,防疫工作也更加有效。 这确保了这项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展望:生态与发展共赢的未来
这项“异地借牧”的实验,给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这项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惊喜! 也许,会有更多地区尝试这种生态友好型的模式,也许,会有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让更多像艾登欧拉这样的牧民,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喜悦。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