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390年的国书,伊丽莎白一世写给万历皇帝的信,里面说了什么?

歪史 2022-09-11 12:46:07

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欧对世界的掠夺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明朝末期,中国和西方国家逐渐拉开差距,但是依靠巨大的国家体量,明朝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

这时候的英国作为后起之秀,既要应对传统的劲敌法国西班牙,又要挑战荷兰等海上霸主。作为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任郡主,伊丽莎白一世派人给时任明朝皇帝的万历送了一封信,里面大致意思是请求互相贸易的,这时的她刚刚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596年(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当时已经6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给34岁的万历皇帝写了一封亲笔信,派约翰·纽伯莱去递交给万历皇帝。

遗憾的是,万历皇帝并没有收到这封信,因为约翰·纽伯莱在前往中国的途中遭遇了大风暴,这份信和船以及使者都葬身于大西洋底。所以此后中国人对此一概不知。这封信在大西洋底沉睡了380多年,直到1978年,沉船被人打捞出来,这封信一起重见天日。8年后,1986年中国邀请另一个伊丽莎白访华,但是已经是伊丽莎白二世,她这次亲自带来了390年前的那封信,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直到此时,中国才知道有伊丽莎白一世致信明代万历皇帝一事。

那英国女王的这封信说了些什么?信的内容如下:承接天命统治英格兰的女王伊丽莎白,致伟大不可战胜的皇帝陛下:

我的忠实臣民约翰·纽伯莱,得到我的允许而前往贵国旅行。他之所以能够不远跋涉万里,在于相信陛下的宽宏和仁慈,也相信他经历诸多困难到达贵国之后,能够得到陛下的亲切接待。

当然,请相信,这次使团对陛下以及贵国臣民无任何伤害,而且有利于贵国人民,我们也相信,对我们一样有益无害。我们西方诸国君王从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贵国臣民一样可以获得。利益来自卖出我们富有的东西,而买入我们需要的物品。

我人物,我们天生为相互需要对方帮助的人,所以不得不派出使团前往贵国,希望能够得到陛下的同意贸易往来。 如果陛下能允许此事,让我们使团通行便利,以及我国臣民此后贸易中所需要的其他方便,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陛下之功业。

我希望我们的请求得到陛下的允许,陛下的仁慈我们也将会极力报答。 愿上天保佑陛下。

公元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于格林威治宫。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跻身一流强国行列的英国表达了希望英中两国更好开展贸易往来的愿望,伊丽莎白一世语气姿态很低,这虽然出于礼节,但是未必没有考虑对明朝国力的强大的顾虑。

这封谦辞信最后没有到达万历皇帝的手中,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没多久双方都改朝换代,满清入主中原,而都铎王朝也因为继承人问题更换王室。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展开想象与讨论的,如果万历皇帝收到这封信会如何呢?明代会与英国进行通商贸易吗?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