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疼爱黛玉,只因其母贾敏,实是读者重大误区!

达日云宇 2025-04-04 12:30:28

许多初读红楼梦的朋友,往往认为黛玉小性、吃醋、任性、多心,往往忽略了整个贾府中,论为人处世,黛玉绝对是顶尖高手。

很多人往往走入误区是因为贾母一句话:“我这些子女中,所疼者唯有你母”。因此,认为贾母爱屋及乌,却忽略了贾母另一句话:“若不懂规矩,长得再得人意也该打死”。贾母不是普通家庭妇女,孩子翻了天还惯着,她所疼爱的孩子必要有过人之处,可疼之处,不然就算亲儿子也不行。

那么贾母为什么如此疼黛玉,抛开贾敏这层关系,看看黛玉是怎么做事的。

1、初进贾府,第一印象就奠定了在贾母心中位置,首先,不得不说她身上流着母亲贾敏的血,比旁人更亲,这好理解不赘述,贾母是个审美水平极高的老人,她并不是仅以美貌来评定一个人的外在,就好比贾母看尤二姐,先是长相后是肉皮,不过是人的皮囊,而见到黛玉如仙子下凡、风流态度后,她就知道此外孙女不俗,乃如瑶池仙品一般,美得并不是普通女子可比,因此十分合心意。再察言观色,发现黛玉极懂礼法,无论是行礼、让座、与凤姐相见的礼数,都是滴水不漏,尤其是贾母问她读了什么书,黛玉起初回答只才读了《四书》,这个回答若是贾政在场,眼珠子能掉地上,一个7岁女孩读完了高考前课程还得了吗?可贾母是非常深沉老练的,她说三春读书只为不当睁眼瞎,并不是贬低三春,而是在古代,女子过于有才华,便会被质疑女德,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贾母是在引导黛玉,黛玉是什么智商?若是男人可是状元材料,马上就明白了,等贾宝玉问时,黛玉说:“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这个回答贾母极为满意,她立即知道这孩子不仅容貌不凡,而心智更非凡品,就是俗话讲的,心眼儿灵很上道儿,于是,之前并未安排黛玉住处的贾母,把她安排在宝玉的碧纱橱,因为离自已近,参考后面湘云可以和宝钗住黛玉住,邢岫烟可以和迎春住,李纹李绮可以和李纨住,为什么就不能安排和探春住?其实和探春姐妹住更合礼法,原因很简单,黛玉又美貌又聪明又懂规矩,贾母是真稀罕了。也因此动了让她和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念,所以,这是贾母老谋深算,见人下菜碟。

2、天长日久后,黛玉每件事,无不合了贾母心意。带刘姥姥游大观园,老太太就是起了童心,显摆一下公侯之家的排场。

刘姥姥所见黛玉屋子是这样的。她看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却问道:“这必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

黛玉的屋子并不同于普通乡绅小姐的屋子,无处不散发着墨香,所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加上窗外千杆翠竹,一切的一切,雅到极致,而贾母看了十分满意外尤嫌不足,将压了箱子底儿的霞影纱拿出来糊窗户,这种纱连王夫人薛姨妈这种贵妇也不曾见过,贾母的心中,黛玉配得上世间最好的东西,而潇湘馆的别样精雅,也深合贾母心,黛玉也在外人面前,给贾母争了面子。

3、在元春省亲一节,面对哭哭啼啼,委屈到极点的元春,所有人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仅贾政一人浸淫官场多年,不得不将问题转向元春是因父母残年为念,算是有一定政治头脑,而黛玉一首堪称状元命题作文的《杏帘在望》,将省亲之悲苦与不合谐一扫而空,她写道:

杏帘招客饮,

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

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

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

这是一首怎样的作品啊!其实普通不懂诗的朋友,很难看到它的出彩处,整首没有任何华丽词藻,却现出一幅幅图画,那是春天一片的生机勃勃,是盛世一幅完美画卷,对仗韵律完美无缺,连元春也批前三首之冠,宝玉更觉高自已十倍,试问众目睽睽,难道别人真不知道出自黛玉之手?元春在皇恩浩荡之时悲悲切切,而黛玉的诗若是皇帝听闻,难道不是给贾家和贾母争了脸吗?而且这种词句,皇上知道难道不会十分欣慰吗?

4、除了直接面对贾母,黛玉是如何对其他人呢?在凤姐费力弄到暹罗国的茶时,脑袋缺根儿筋的宝玉说味儿不好,打压凤姐的宝钗更补刀说:“味儿倒轻,就是颜色不大好”。一个人兴兴头头费老大劲,给弟弟妹妹弄了进贡的茶,一盆冷水泼凤姐脸上。黛玉说:“我吃着那茶就好,回头打发丫头取”等话。这情商不高吗?凤姐也不是普通人,利用说黛玉内涵宝钗。拉宝玉说什么:“你别做梦,论门第、根基、家私、模样,哪一点配不上。”这是骂黛玉吗?第一鲜明立场,坚决支持宝黛婚姻,第二告诉宝钗,不要做梦,你那门第根基配得上吗?

黛玉在为人处世中,是十分通人情世故的,宝钗家老妈子送燕窝,打赏五百钱,和李纨也能开玩笑打成一片,惜春作画画大观园,黛玉知道她因完不成为难,又知道她不喜聚会,主动提出延长告假,对于迎春也不只警示:“虎狼屯于阶尚谈因果”。黛玉不理赵姨娘,只因她不习惯讨好任何人,而赵姨娘顺路看她也能以礼相待,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任何可指摘。

至于和宝玉三两天闹回别扭,只因为真情与在乎,试想你有个女朋友,像日本的一样,进门弯腰说:“您回来了,您辛苦了”。这日子还能过吗?真正爱过的人都懂,好的爱情不是虚客气,是真情流露,吵过了误会解开了,爱得更深更彻底。

贾母作为历经四世的老人,她深深知道黛玉绝非凡品,因此她才说:“我这个老冤家,遇见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一天不让我操心,几时闭了眼,也就眼不见心不烦”。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贾母该是多么疼爱这两个孩子,用生命为两个孩子保驾护航。

贾母是个久经沙场的老人,她并不张扬却为黛玉做着点点滴滴,给黛玉送燕窝、为她换最好窗纱、定期派人给她送钱、大观园设小厨房,本来贾母尚犹豫,可凤姐一提黛玉身子弱走远道,贾母立刻同意,当王夫人不吃黛玉茶,她就立刻利用换窗纱,宝钗屋子的素净,来敲打王夫人,贾母对黛玉的爱,润物细无声。

贾母子女众多,孙辈更是不少,湘云更是娘家侄孙女,可为什么贾母后来不接湘云来,只因为湘云一次次让贾母失望,对于宝玉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对贾母则是天上掉下个女儿,黛玉对老年丧女的贾母,是无可代替的心灵慰籍,所以,放烟花时,贾母会把黛玉搂在怀里,那是多么温暖的画面。

对于普通百姓,习惯于把贵族和有钱人想象成禽兽不如,其实她们一样也是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她们杀罚决断也好,心狠手辣也好,并不是对每个人,贾母就绝不会以牺牲黛玉生命,去强娶一个人命案破落户薛家女儿,这是极其滑稽可笑的,高鄂续完了红楼梦有功,然而,她的笔下贾母成了狼外婆,凤姐成了赵姨娘,这掉包计的败笔,是续书洗不掉的污点。

如果贾母在世,黛玉不可能被遗弃,曹公定有绝妙安排,只是世上没有完美,红楼梦的缺失,让后世读者玩味不尽,却甘心在迷雾中前行!

0 阅读:6

达日云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