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流行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近期的改装车聚会中,都会设置两种不同类型的项目:0-400M直线加速赛、钻杆。而现如今两类主流的改装风格也是吸引了很多车友。宽体气动玩低趴、绞牙动力玩竞技。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宽体的故事,也许它,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我们都知道,宽体套件往往都非常夸张,目的是为了让朴素的车身看上去更加饱满。在设计之初,宽体套件的上身往往需要伴随翼子板受伤。切割翼子板时那种痛心的感觉,爱车的你可能心在落泪。没错,选择了宽体,就意味着要和恢复原厂永远说再见。但这也是一次重生,因为它已经脱胎换骨,变身成为一个被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赛车需要宽体?
无论是拉力赛车还是场地赛车,在许多闭轮式赛车的车身上(指轮胎位于车体内部的结构,F1赛车则为开轮式赛车),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赛车的前后翼子板位置会比普通车型宽得多。
当然,赛车可不会单纯为了好看才这样做的。我们都知道,想提高抓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换上宽度更宽的轮胎。然而,轮胎宽着宽着,就会宽出车身...
宽体的作用仅此而已吗?
对于车速较快的场地赛车来说,增加胎宽固然重要,但外露的轮胎在高速时会产生乱流,对高速时的车身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宽体套件覆盖轮胎之后,不仅能够消除乱流,还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赛车的高速下压力,使赛车发挥得更极致。
并且,无论用哪种方法改宽体,都要保证悬挂几何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毕竟,如果为了改装而失去了一台车最原始的作用,那改装还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