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张扬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盼。
每一位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展翅高飞,在孩子小的时候特别舍得在教育上花大力气,舍得投资。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到了一定年龄,慢慢教育理念就会发生变化。
最近几年,人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儿女在国外等于没生,儿女留在大城市等于生了半个,留在身边的才是依靠。
曾几何时,让孩子出国留学成为许多家长追求的目标,但最终给父母带来一系列烦恼。
我的独生女儿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特别顺利,品学兼优,学习优秀,擅长打羽毛球乒乓球;中国少年、中国青年作家班优秀学员;代表中国中学生到希腊进行友好访问;曾经是中国少年报,中国中学生报、中学生英语杂志特邀通讯员,多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考高中的时候,全市中考成绩排在前100名,进入重点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拔尖。高三的时候,无意当中获悉山东大学小语种要提前招生,当初小语种特别火爆,推荐要求必须是年级前50名,孩子符合这个条件;经过笔试和面试,孩子从全国几千名报考人当中脱颖而出,以面试第一名成绩被提前录取,可以挑选专业。
孩子喜欢韩语,我对韩国不是很感兴趣,在2009年的时候,中日关系特别友好,日本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科技非常发达,我做主让孩子选择了日语。
进入山东大学本科学习之后,孩子在60名同学中综合成绩排前几位,曾经作为交换生到吉林大学交流一年,到日本山口大学交流一个月。
我曾经嘱咐嘱咐孩子,本科生越来越多,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孩子从入学就一直有这个目标,到大四的时候,在很多同学迷茫的时候,经过网上笔试面试,被日本京都大学录取,成为两个班当中唯一一名出国的留学生,同学们都特别羡慕,我为她自豪与骄傲。
孩子出国之前,我领着孩子逐一看望长辈,很多亲戚分别给予2000-5000元不等的资助。
到日本留学之后,一年有几万元学费,学校不负责住宿,租房的租金很高,加上每个月的伙食费,一年下来大约十五六万,三年下来,花掉了四五十万,对于一般家庭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三年,我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多挣钱,除了按时上班,到处额外授课,办培训班。没有买过一件衣服,几乎没有上过餐馆。每个月挣了钱,就把钱寄过去,供孩子上学。
孩子在京都大学攻读日本文学专业,学校有这么一个文化交流传统项目,每一名外国留学生,和日本家庭结对子,称呼为日本爸爸妈妈,每周都要到日本爸爸妈妈那里去吃饭。经过三年长时间接触,对日本的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消费习惯确实有了切身的感受,对孩子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日本文化与中国有所不同,在中国,孩子到了18岁以上,父母还要负责供给上大学及研究生学费,结婚负责购买婚房,孩子可以不用打工;在日本,孩子到了18岁,父母对孩子管的比较少,让孩子业余时间打工挣学费。孩子和父母,弟兄姐妹之间,即便在同一个城市,联系也比较少,彼此独立,交往特别少,亲情特别淡漠。
日本老年人特别喜欢到全世界旅游,活的比较洒脱;非常注意养生保健,基本上就是居家养老或住养老院,不麻烦孩子,跟中国传统观念不一样。
在读研三的时候,孩子希望在毕业之前让我们去日本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2016年我们到日本进行了为期15天的旅游,游览了京都、大阪、神户、奈良等4大城市。
总的感受是: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洁净清新;铁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快捷高效;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快而不乱;马路街道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公民文明自律,彬彬有礼;产品做工严谨精细,精益求精;服务质量以人为本,体贴入微;所有产品服务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置身其中,令人舒心、放心,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到了日本之后,我有种感受:不会说日语,没有办法和日本人交流;看到每一个日本人都是紧锁眉头,苦大仇深的样子,脸上没有笑容;饮食不习惯,不可口;到商场买衣服,竟然买不到自己喜欢的款式;到处都是神社,看起来阴森森的。

最关键的,中日关系不太友好,日本政客开始尾随美国,围堵打压中国,我开始反感日本,对日本没有认同感,没有亲切感,日本治理的再好都与我无关。
我有了一个深切的感受:如果孩子留在日本,面临两难境地,我们在国内度过晚年,就见不到孩子及下一代,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如果舍弃国内的环境到日本来养老,极不适应,没有民族认同感,国内那些亲属、亲朋好友都断了联系,感觉很不舍。此时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孩子回国发展。
孩子研究生毕业之后,我们愿意让她立刻回国找工作,但是她不愿意。说好不容易到日本了,工作几年,学习了解一下日本的风土人情,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再回国也不迟。
在日本学习的是语言文学,不是什么高科技,找对口工作收入不会太高。投放简历找工作过程当中,遇上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老板是京都大学校友,老板说:你的英语和日语学的那么好,计算机也是一种语言,相信你肯定也能学好,你到我们公司来搞计算机系统维护,我们可以精心培养。
我女儿骨子里对计算机有一种偏好,就这样误打误撞进入这家公司做起了计算机系统维护,属当下热门的IT高科技领域。公司里有师傅带教,经常参加公司内外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业余时间还要自学,很快进入了角色,拿到了好几个在世界通用的专业证书。
工作安定了,面临一个找对象的问题。我曾经嘱咐过孩子,找对象绝对不能找日本人,我们完全不可接受,孩子听取了这个建议。那时候,孩子25周岁,年龄还比较小,有挑选的机会。
这期间遇到两个追求者,一个是在中国出生,在日本长大,本科毕业做旅游服务生意;还有一个学历是专科,自己创办了一家网络公司。我都不太满意,希望孩子找一个学历也是研究生,更优秀的男孩。
孩子因为是名校毕业,做的是高科技工作,很快拿到了日本永久居住资格。
转眼孩子到了28周岁,毕竟那边中国男孩少,对象没有着落,另外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开始为自己养老考虑,让孩子回国的念头非常强烈。

孩子非常不情愿回国,说在日本收入高,很少加班,房价低,食品安全,人际关系简单,凭本事吃饭,非常喜欢日本。我们反复做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说父母老了,为了照顾晚年的父母,希望你回国发展,孩子勉强同意了。
我们距离北京天津特别近,交通便利,希望孩子到北京或者天津找工作。可是,孩子只喜欢上海。尽管离家远,来来回回交通不便,只要回国就行,去上海也同意。
有一个朋友的亲戚在上海某银行工作,我们委托人家帮助找份工作,由于孩子所学专业和金融相差甚远,没有如愿。孩子开始自己投简历,由于她精通中英日三种语言,拥有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背景,同时有4家单位录用,从中挑选了一家世界五百强日资贸易公司,顺利回国了。
回到上海,面临三座大山:户口,房子,找对象。
在这家公司,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有个别国内员工,不把心思用在专业上、业务上,而是一门心思讨好日本中层、高层经理,耍小计谋,整天搬弄是非,孩子待着不太顺心。再一个本来具备落户上海的所有条件,但是公司竟然卡着不及时上报,故意阻拦,处处刁难。
我们时时提醒,年龄大了,一定要利用一切机会,赶紧寻找另一半,一旦错过最佳年龄,好孩子都被挑走了。
孩子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为了多认识人,几乎转遍了大大小小的运动场去打球;我发动所有亲朋好友,只要和上海有联系的,就拜托他们帮着寻找对象。
我甚至把高中毕业生通讯录翻出来,有很多往届毕业生留在上海的,留下了电话号码,我一个一个冒昧的跟人家打电话,让人家费心帮着寻找。但是在做了这么多努力之后,一无所获。
我们也想着拥有自己的住房,爱人和孩子曾经走访了多家房屋中介公司,孩子只喜欢市区中心的,交通便利的区域,这样的房子都特别昂贵。四五十平方米的鸽子窝,售价都在四五百万以上。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单独购买是一个难题,倾其所有,还要借首付,再贷款几百万,经济压力太大了,迟迟没有下手。
到了上海好几年,户口不能落,房子买不起,对象找不着。孩子特别后悔回到中国,一直在埋怨:我在日本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让我回国?时不时赌气说:要回日本,我有永久居住资格,那里房价低,挣的多,大不了我一个人过一辈子;你们积攒的钱,留着自己花吧,也别买房了,我也不花你们的钱了。听了这个话,我心里特别的心酸。

我爱人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知道怎么引导孩子的心理,几乎天天和孩子视频聊天,安抚她的情绪。我也试着接受她的情绪,对未来指明一些方向,安慰说:你若芬芳,蝴蝶自来,只要你有一颗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信心,总有一天会遇到心中理想的伴侣;找对象,没有十全十美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把好人品、好性格放在首位,其他学历、收入、家庭条件可以稍微降低一点。
原公司合同到期,孩子提前投送简历,被一家德国世界500强录用,新单位人际关系融洽,上班时间还可以健身,很快把上海户口落实了,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通过中介公司介绍,找到一位名牌大学研究生,从事城市地下管线设计,父母都下岗了,家庭条件特别差。如果买房,家里连20万都拿不出来。还有两个人在一块儿相处,经常吵架,好几天谁也不搭理谁,相处一年告吹。
再后来,中介推荐了一位本科及研究生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软件工程师,我们专门到上海进行考察,两个人相处了一个多月,男孩起初特别喜欢我们孩子,孩子有点发飘,提出一些苛刻条件,比如:买房要离自己近一点,要求男孩给买一个价格比较贵的单板照相机,引起男孩不满,男孩突然之间对我们孩子不冷不热,这段感情迅速终止。
这两段感情,对孩子的打击特别大,到了绝望的程度,从小到大曾经特别坚强的孩子,从来没有流过眼泪,现在,因为感情受挫,经常抹眼泪儿,又开始叨叨:为什么要回国?我回国来干什么?我要回日本,做好独身一辈子的打算。我们心中暗暗祈求:千万不能再回去了,如果回日本了,还怎么可能再回国呢?
我们只能默默忍受内心的痛苦,不断安抚孩子,给予强大的心理支撑,告诫孩子一定要熬过人生最艰难的时期。
天无绝人之路,2022年上海口罩事件来袭,正巧孩子回家探亲,上海很多药品告急,公司的同事纷纷委托孩子,在我们这所城市购买布洛芬等紧缺药品,我和爱人克服种种困难,到多家药店多次购买,满足这些同事的要求。
我给孩子说:这些药品花钱不多,免费送给你的同事吧。同事们不干,当时上海同类药品价格已经炒到很高,他们都以双倍的价格把钱打了过来,我又说:药品原价是多少就多少,咱们一分钱都不能多收,把多出来的钱一定退回去。孩子仅仅帮助做了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同事们特别感动,纷纷称赞孩子乐于助人,大方诚实;回去后争先恐后帮助介绍对象。
有同事帮助介绍了一位上海本地男孩,两人一见钟情,孩子虽然学历低一点,但是,长得阳光帅气,情商挺高,彼此情投意合。男孩专门有一套婚房,减轻了我们买房的沉重负担。前几天,男方专门在锦江饭店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作为父亲,了却了一大心愿。
在留日学生当中,孩子有两位好友,因为婚恋让家长闹心的事儿。
一位好友老家是华北平原省会所在市下辖县农村的,在日本本科毕业之后,找了一个日本男朋友,曾经两次携带男友回老家看望父母,但是父母非常坚决,拒不见面,更不让他们进村,只能住在省会宾馆。当地农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因为日本有侵华历史,好多人对日本人有刻骨仇恨,让日本女婿进村,那也太丢人了。
还有一位好友是同专业的,回国之后,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工作,在办理签证过程中,看上了一位日本人,女孩竟然把这份工作辞掉,到日本重新找工作,投入了那个男人的怀抱,家里肯定也指望不上了。
我的孩子也经历了一件非常令我伤脑筋的事儿,孩子准备回国工作时,就问我这边的亲属,要不要在日本买什么东西?三哥三嫂提出,要购买日产的手表,为了便于挑选手表具体款式,三嫂和孩子加了微信。
三哥三嫂分别看好价位五六千、三四千一块的手表,三嫂说先让孩子把钱垫上,过几天再把钱转过去。孩子一听让自己垫付钱,不高兴了,立刻把三嫂给拉黑了,不理这个茬儿了。
孩子出国留学的时候,三嫂曾经资助过5000元,孩子把这个情分都忘了,做出这么绝情的事儿,太让我失望了。后来跟我同学的爱人,把这个苦恼的事儿说了说,她脑子很灵活,灵机一动:我给孩子加微信,以我的名义,把女式手表购买下来,再转给三嫂。
嫂子的手表解决了,但三哥的手表没有买成,成为我永远的遗憾。

我以自己的体会,对想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提出一些忠告:
孩子海外留学有一定优势,第一,海外留学,见多识广,有国际化视野;第二,工作机会多,无论国外国内,有留学背景,能够用外语熟练交流,找工作比较容易;第三,收入比较高。
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1.出国留学花费比较大,在日本每年15万左右,到西方发达国家,一年可能三四十万。
2.找对象比较困难,在国外中国人少,加之留学人员找对象比较挑剔,找对象难上加难。
3.在国外讲个人奋斗,个人享乐,亲情特别淡漠,孩子可能六亲不认。
4.留学不归,可能留在国外,当父母老了,见不着孩子,等于白养了这个孩子,甚至父母病了,都不回来看望,离世了,也不回国处理后事,晚年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