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出“科技强国”的标签,索尼的电子产品、任天堂的游戏机、丰田的汽车,这些工业时代的标杆,曾让日本在全球科技领域独领风骚。
可当全球迈入AI与数字化的快车道时,这个昔日的科技巨头却显得步履蹒跚。传真机的吱吱声、软盘的复古存储、传呼机的倔强存活,勾勒出一个与高科技形象格格不入的日本社会。
为何在AI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日本反而在信息化时代掉队?
AI竞赛中的“隐形人”
全球AI竞赛如火如荼,中国凭借DeepSeek等大模型快速崛起,美国依托巨头企业持续领跑,可曾经在科技行业傲视群雄的日本,在这场技术革命中近乎“隐身”。
数据显示,日本如今使用生成式AI的人群仅占9%,远低于中国的60%和美国的40%。更尴尬的是,截止至今,日本本土仍未能推出一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语言模型。
日本在AI领域的这种断层并非偶然,日本企业对AI的态度普遍冷淡,经产省调查显示,超半数企业“从未考虑用AI提升效率”。许多公司仍依赖上世纪开发的封闭系统,例如金融行业沿用COBOL语言编写的程序,制造业核心系统甚至停留在Windows 7时代。
要知道,中国就连小学生使用的都是Windows 11了,日本这些“古董级”架构维护成本高昂,导致企业将90%的IT预算用于修修补补,而非技术创新。
讽刺的是,日本并非毫无AI人才。在AI绘图领域,开发者kohya为开源工具Stable Diffusion贡献了关键代码,让全球用户在使用时都能看到日文界面。
但是,这类个人成就难以弥补企业层面的集体缺席。当中国科技公司以“快速迭代”抢占市场时,日本仍困在维护老旧系统的泥潭中,与时代渐行渐远。
传真机与软盘
若你走进日本办公室,最显眼的设备不是电脑或打印机,而是传真机。很难想象,时至今日日本传真机的保有率接近100%。从企业文件到外卖订单,甚至东京统计新冠病例,都离不开这台“过时神器”。
2020年疫情暴发时,东京都政府仅靠两台传真机汇总数据,效率之低引发舆论哗然,最终被迫升级电子系统。
民间对“古董科技”的执着更令人咋舌,截至2022年,日本仍有1900项政府流程要求使用软盘提交数据,而民营企业中软盘的使用更是司空见惯。
1.44MB的存储容量,连一首MP3歌曲都装不下,却承载着日本社会的运转逻辑。直到2024年7月份,日本政府部门在努力之下才算是正式告别了软盘,但这仅仅是政府方面,民间企业依然有不少公司还在使用软盘。
更荒诞的是,在中国如今只能在电视剧中看的的BB机,直到2019年才在日本正式“退休”,此前全国仍有1500名用户坚持使用,甚至有人为其举办葬礼,哀悼“一个时代的终结”。
可即便通讯公司停止了传呼机,但依然有一些老人们不愿舍弃传呼机,即便是把它作为装饰挂在腰间。
这种技术怀旧背后,是民众对隐私的极端敏感与社会惯性。日本律师协会曾以“侵犯隐私”为由,迫使谷歌街景模糊处理人脸和车牌。而老年人抗拒电子支付,担心留下“数字指纹”。
企业更是宁可用传真机传递机密文件,也不愿承担云端泄露的风险。很显然,日本信息化滞后的根源,或许藏在人口结构与社会文化中。
当传统成为创新的枷锁
2020年,日本老年劳动者人数突破906万,其中过半连Excel表格都未掌握,更遑论拥抱AI。许多企业高管认为“手写记录更可靠”,政府官员中甚至有人以“从未用过电脑”为荣,2020年东京奥运会网络安全部长樱田佳孝便因此辞职,成为国际笑谈。
日本职场文化同样拖累技术革新,在这里用邮件请示上级被视为“不礼貌”,电话或面对面汇报才是“尊重”。企业内部更是层级森严,新技术推广需层层审批,往往错过最佳窗口期。
与此同时,日本社会对“完美主义”的执念,让企业沉迷于维护旧系统的稳定性,而非探索新技术的可能性。这种保守心态,与中美的试错迭代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政策层面,日本并非毫无行动。早在2001年,政府就提出“电子化日本”计划,意图推动数字化转型。然而二十年过去,软盘和传真机仍是许多机构的“标配”。当其他国家用政策强行扭转社会习惯时,日本却选择向传统妥协,毕竟,让老人放弃传真机,比说服他们使用智能手机更难。
尽管困境重重,日本并非毫无转机。在AI领域,个人开发者的努力逐渐显现价值。AI绘图工具Stable Diffusion的日文社区活跃度全球领先,许多独立开发者通过开源项目推动技术落地。
同时日本政府近年尝试“软盘淘汰计划”,2024年后停用软盘提交政府文件,虽然进展缓慢,但至少释放了变革信号。
在企业层面,部分初创公司开始打破传统束缚。金融科技公司Money Forward利用AI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用户数突破500万。日本物流企业ZMP也开始研发自动驾驶货车,试图缓解司机短缺问题。
但这些案例仍属凤毛麟角,且面临传统行业的强烈抵触。出租车行业多次抗议网约车合法化,担心冲击现有利益链。软银集团孙正义当年在日本推广Uber和滴滴打车时,就遭到了难以预想的困境,对此他直言:“我难以想象居然还有这么愚蠢的国家!”
日本教育系统也在尝试改变,日本文部科学省将编程纳入小学必修课,并鼓励高校增设AI相关专业。但师资短缺和教材滞后,让许多学校只能教授基础内容。
日本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曾经的科技优势,也可能成为转型的包袱。当全社会对“稳定”与“隐私”的追求压倒创新时,技术革命便成了无源之水。
传真机的存活、软盘的坚守、AI的缺席,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抗。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并非没有破局的可能。或许当年轻一代逐渐掌握话语权,当企业不得不直面全球化竞争,这个“科技强国”终将找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只是,留给日本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参考资料
停滞的日本,还在用传真机订外卖2022-10-20澎湃新闻
月咏幻:当中国已大量使用AI时,日本还在努力淘汰软盘和传真...... 观察者网2025-04-13
日本最后一家传呼机公司停止服务:50年历史正式落幕 2019-10-01环球网
日本官方终于决定淘汰软盘!你没看错 是软盘 2024-01-29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