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旨在重振美国国内海运业。这一举措背后,不仅是美国对自身海运产业的担忧,更是对中国在该领域迅速崛起的强烈回应。有美方人士甚至宣称,若中国在海上贸易影响力像美元一样,全球地缘政治就变了。

特朗普授权白宫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以及国防部、商务部、劳工部、交通部和国土安全部等多部门,需在今年11月之前联合制定一份“海事行动计划”,以探索投资造船工业基地的新途径。同时,指示“政府效率部”对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造船业展开为期45天的调查,力求提高造船效率和有效性。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前通过视频采访感慨道:“我们以前可以每天造一艘船,现在几乎一年都造不了一艘。”此次行政令的签署,彰显了美国政府对重振造船业的决心。
重振美国海运业并对抗中国的主导地位,已成为美国两党共识。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在造船、港口起重机制造以及快速增长的海军和商船队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对美国形成了挑战。前拜登政府官员、现任美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威廉·赫纳根警告称,中国造船业十年内将成长为像美元一样的“地缘政治筹码”,届时,“全球地缘政治平衡将发生改变” 。
为了制衡中国,该行政令部分内容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前提案相呼应,计划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建造船只征收数百万美元的高额费用。而且扩大了费用征收范围,将通过海运抵达墨西哥或加拿大,然后在美国内陆地点清关的货船也囊括其中。行政令还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考虑对由中国制造、组装或使用中国零部件的岸桥起重机,以及全球范围内由中国公民拥有、控制或影响的任何企业所生产的岸桥起重机及其他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 。
美国海运承运商大西洋集装箱运输公司(ACL)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阿博特明确表示,若收费计划实施,公司将立即破产。他无奈地称:“我之所以选择中国造船,是因为当我们去美国造船厂时,他们告诉我七年内无法建造一艘船……我们谈过的造船厂都被军方预定满了,无法建造商用船。”由此可见,美国国内造船业目前的产能与效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是美国航运企业依赖中国造船的重要原因。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在国会表示,政府正在根据公众意见修改该计划。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1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为助力全球的贸易发展、全球供应链稳定安全运转作出了重要贡献。而美国的多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的造船业因过度保护,在多年前就已失去了竞争优势。美方将自身的问题归咎于中国,既缺乏事实依据,也有悖经济常识。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霸道做法不得人心,只会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对世界各国利益造成损害,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 。
若美国真的实施对中国船只及相关设备的收费与关税政策,全球供应链将受到严重冲击。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大量国际贸易依赖中国建造的船只运输。美国的这一举措将导致运输成本大幅上升,进而影响全球商品价格,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美国企业也将面临成本增加、供货周期延长等问题,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特朗普签署的这一行政令,虽打着重振美国造船业的旗号,但背后针对中国的意图明显。美国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和贸易保护政策来遏制中国在海运领域的发展,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然而,这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不仅难以实现美国重振造船业的目标,还将给全球海运业和供应链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最终损害的可能是美国自身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