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问卫立煌:驴先迈哪一腿?卫起先不懂,一番解释后豁然开朗

苏子讲史 2025-04-09 14:42:44

卫立煌,用他优秀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战信念,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略家。在他十几岁时,就对抗日战争充满热衷。他从小就热爱读书,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涉猎四书五经、孙子兵法等,为他将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之后,他决定参军,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尽一份力量。他剪掉了长辫子,毅然加入了武装反抗的行列,展开了他的军事生涯。

年仅17岁的卫立煌报考了陆军学兵营,并在那里获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为他日后的抗战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对北洋军的虚伪和对中国前途的深深失望,使他决心南下投奔真正愿意拯救国家的军队。1917年,他被派往孙中山军队,在那里他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完全改变了以往对革命的模糊认识。

在孙中山军队任职期间,卫立煌表现出色,不久就被任命为警卫团排长。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卫立煌展示了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卫立煌被收编入国民党军队,并成为一位少将团长。在北伐战争中,他表现出色,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卫立煌站在了蒋介石一边,成为他的打手,不仅与红军作战,并给红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还占领了金家寨并改名为立煌县以示嘉奖。

然而,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卫立煌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周恩来总理看重他,与他交谈之后,让卫立煌对共产党充满了好感,认识到了共产党是真心进行抗日的。尽管未能争取到卫立煌,但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他意识到中日矛盾尖锐,中国内部还在进行内斗,全民族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抗战。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开展了第二次合作,我党的军队成为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序列,卫立煌被任命为第十四集团军总指挥,并带领部队进入山西境内作战,成为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

在与八路军接触的过程中,卫立煌发现八路军与国军合作配合默契,精神面貌迥异,使他深受触动。他与朱老总也成为了好朋友。卫立煌拜访延安的念头在与朱老总的交谈中逐渐产生,但是他担心老蒋的态度。

然而,老蒋下令他快速抵达洛阳,为卫立煌提供了机会。卫立煌最终决定去延安,这也让毛主席非常重视,我党也为此做了充分准备。1938年4月,卫立煌来到延安,毛主席热情接待了他。

卫立煌向毛主席请教了许多问题,他也向毛主席表达了对和八路军合作的满意。毛主席称赞了卫立煌坚持抗日战争的勇气和毅力,并表示愿意继续加强与国共两党的合作。

有一天,毛主席和卫立煌两人一同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毛主席看到了一位老农民正牵着一头毛驴往山上走,遂开口说道:“卫将军,我跟您提个问题,您说这毛驴上山时,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

对于毛主席提出了这个问题,卫立煌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就算有心理准备他也不知道毛主席问这个问题有什么用意,因此选择了沉默不语。

毛主席见状笑呵呵地说道:“以我的观察,毛驴上山时应该是先抬左脚,然后再抬右脚。”听毛主席这么说,卫立煌饶有兴趣地盯着毛驴和老农,发现毛驴上山时果然先抬的是左脚。

不过,他还是没明白毛主席为什么关心“毛驴先抬左脚还是右脚”的问题,因此转身看向毛主席,等他为自己解答。

毛主席说道:“日本军队就像一头驴子,它又是踢又是咬,如果我和日军作战,就会先退避三舍,然后抓住它的尾巴,狠狠地在它屁股上刺一刀!”

毛主席的这番话,让卫立煌顿感茅塞顿开,孙子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卫立煌明白,毛泽东这是让自己先摸清楚日寇的习性及作战方法,之后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的对敌人发起进攻。

卫立煌在延安期间,见证了我党的各项工作和斗争,深受启发。他在延安学习了许多新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同时也对共产党的军队和人民群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回到前线后,卫立煌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合作,努力组织抗日力量,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卫立煌在抗战期间连续晋升军衔,成为最年轻的中将,被誉为抗战名将。他带领部队多次击败日军,保卫了华北地区的安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卫立煌在抗战期间还积极参与政治工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积极组织士兵学习和参与党的建设。他还致力于发展军事工业和提高装备水平,为国军的抗战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抗战胜利后,卫立煌继续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发挥作用,为建设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抗战事迹被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并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崇敬和敬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