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听到最开心的消息就是,广西北海宣布:城管被取消!综合行政执法局撤销,职责回归主管部门。消息一出引起了全网关注,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真的是大快人心。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城管”成了一个贬义词,老百姓们一提“城管”、“物业”等恨的大家牙根儿痒痒,不知道为什么“城管”这么不招人待见了,行为越来越让人不满,甚至讨厌。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做出来的事情叫人看不懂,甚至有些气愤。当然这可能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相信有多人跟我同感吧。
当广西省北海市发布消息:不再保留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俗称城管局),自6月10日起停止使用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证!此消息公布之后,众人纷纷拍手称快、奔走相告,比过春节还热闹。

无独有偶,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机构提出改革方案,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网友们纷纷在评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其中呼声最大的竟然是“取消城管”,这不禁让人大跌眼镜,为什么“城管”这么招人烦呢?“如此不得人心”呢?肯定是有原因的。
有网友说:“城管过度执法、执法手段过于粗暴、缺乏人性化、缺乏透明度等,成为什么讨厌的对象!”
我个人分析总结了几点原因:第一点:部分城管执法人员缺乏以人为本的素养,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尊重执法对象的情况,造成矛盾激化或路人反感。
第二点:城管执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约束,以至于出现像地痞流氓的现象。一些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自己的权力,甚至有时候会用暴力手段。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也损害了城市管理者的形象。例如,一些城管会滥用暴力对待小贩和居民,这种行为让人无法容忍。

第三点:城管执法对象一般是违反市容市貌等城市环境的街头小贩、商业网点和有伤风化的闲杂人员。而城管执法过于严厉,处理问题缺乏人性化。很多时候,城管执法过于严格,不顾及人的感受和利益。例如,在城市中摆摊经营的小贩,常常受到城管的打压,他们的摊位被扫地、被烧毁,他们的货物被扔掉甚至被毁掉。这种行为不仅让小贩们失去了生计,也让城管变得冷酷无情。
第四点:部分城管缺乏自我学习提升,对于网上和社会人的大多数意见不见改进,不见调整。
第五点:城管执法缺乏协调性和合理性。城市管理者需要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以达到城市管理的最佳效果。但是,一些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协调性和合理性,导致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例如,在城市中进行道路施工时,城管和施工方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了交通拥堵和其他问题。

北海市的这次改革,仅仅是取消了市综合执法局,也就是所谓的城管。但城管的职能并未取消,而是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权利和职责划分给了11个部门,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旅游文体广电、商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于2019年3月,统一领导了上面提到11个部门的权利,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它整合了原来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执法力量。而这此又回归到2019年以前原来的模式,因此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城管的取消,两者并不是可以画上等号的。
相反,这只是北海有关部门一个内部调整和优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调整,北海市将更好地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北海城管被取消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城管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或取消;而也有网友认为城管在维护城市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予以保留。说白了,“换汤不换药“,北海有关部门就是相当于把原先的城管局智能细化了,然后分给了其他11个局而已,仅此而已。

因此,大家可能“空欢喜”一场,我们经常看到的城管执法场面依然存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也不好解决。因此,北海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