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傻不傻?把自己的天下封给了800多个心怀鬼胎的人,这些人却又不全是自己的族人,就连养马养得好都能得到封地,最终强大的周朝却被自己封的诸侯国所灭,真是讽刺至极,那问题来了,周朝为什么不实现统一大业呢?
确实,周朝能够推翻商的统治很大原因在于,商朝已经失去了民心,这让周朝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可是,并不能完全说周朝实现了一统,某种意义上只是推翻了商的统治。
对于当时的新王朝,实现统一困难太大,于是周武王提出了新颖的“分封制度”,既然自己管不过来,那就派人帮自己管,这就是“分而治之”,在早期,这个制度的的确确帮助周朝加强了对国家的统治,被分封的人对周武王感恩戴德,用心缴纳贡品,用心管理国家。
虽然将土地分封给别人,但是早期的分封制度异常严密,周朝将民众分为诸侯、卿、大夫、士和民五等,诸侯是最高等。在各自的诸侯国内诸侯说了算,但是每一个诸侯都必须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因为封地较小,诸侯们也不敢忤逆周天子,都严格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每一年都要向周天子进贡。
封建分封制度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制度,对于国家统治确实有很大作用,在沙场建功者可以被分封,有才能的人也可以被分封,忠诚的人也可以被分封,这无疑让整个国家上下更加稳定繁荣。
可曾听说“退避三舍”?古人打仗都要和对方讲究“礼”,所以各大诸侯之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互帮互助,相互之间以礼相待,诸侯相互之间的帮助,让诸侯国之间加强了交流,某些诸侯国关系越来越好,经济、军事、农业方面迅速超过了其他诸侯国,对于百姓而言,在这些诸侯国生活的百姓确实感受到了新王朝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最初的安定是因为诸侯国之间实力均衡,可随着某几个诸侯国势力迅速崛起之后,诸侯的野心也被无形中唤醒了,古人对于权力的欲望是难以抑制的,为了进一步变得强大,诸侯开始相互征伐。
周朝并没有直接监督各大诸侯的官员,周朝对于诸侯国的控制力度也逐渐削薄,诸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变得肆无忌惮,每年对天子的供奉也开始找理由推脱,甚至有些诸侯对听命于周朝已经感到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性的老大也开始浮现,有些诸侯国也开始有了附属国,经过几百年的演化,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直到战国末期,数量已经不足十个,周王朝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最终被灭。
5.综上所述周朝对国家的控制力度还是很有限的,有制度的约束还是不够的,要对诸侯进行监督,否则那些“天高皇帝远”的诸侯国会肆无忌惮,不是周王朝不想统一,确实有难度,而且自从周朝建立,一直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后代再想把权力收回来难于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