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曾经深度的研习过修禅,乔布斯喜欢禅,因为禅的随行、无处不在,生活中的坐卧呼吸都是禅意,以及修行到了一定精神层面的那种佛性清净、万法自如的圆融实相境界非一般人能体验。
还有一个美国佬叫比尔波特,因为和乔布斯有同样的喜好,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禅法缘起之地,探寻了当今社会寺院修行和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写下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读完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清明之心。
乔布斯将西方思想和东方的禅意相互融合,为他的思考多了一层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能超脱事物的表象,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和缘起,这就是禅思考问题的逻辑方式。
而比尔则通过在中国的行走,写成了《空谷幽兰》,这是一本让他有了不少名气的书,这本书记录了当今社会隐士的修行之路。他其实更喜欢中国的古诗、佛经、乌龙茶以及午睡。他经常在中国的各大寺院“白吃白住”一断时间,当一个客居的异国居士,记录当下最真实的禅者的生活,于是就有了那本《禅者的行囊》。
2006年,比尔去了湖北的黄梅县,这个地方是禅宗四祖、五祖曾经常年居住的地方,他住在寺院里吃饭、看书、写字、记录在寺院里遇到的事情,大型的水陆法会、寺院的修缮、僧侣的日常生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所看到的一切。
他记录下很多有趣的内容,比如吃饭的时候,他和寺院的法师也会谈论一下国际形势,寺院的长老认为美国人充满了攻击性,随时准备发动战争,这对佛教来说自然是生灵涂炭的行为,而他也无意为之辩护,毕竟美国的复杂他也讲不清楚。
比尔曾经家里非常的有钱,他也一度为自己家族的财富烦恼,当得知父亲破产的消息,他竟然挺高兴的。之后,他的穷日子就来了,过上了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然后就是穷的叮当响的穷游,但过的却很快乐,他喜欢修禅,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打坐、吃饭、喝茶、处处皆可修禅。在庙里也是修禅,在家里也能修禅,可以说修禅无处不在,随性自由,比较符合他心情。
他在寺院里打坐修行,和寺院里的高僧们聊天,也喜欢看佛经,和僧人们聊天的时候,他也对寺院的当下有了了解,比如他提到过一个“化缘高手”明基,曾经化缘好几百万为修缮寺院,也记录下水陆法会的忙碌,以及被质疑的高级轿车用作日常活动,其实是来自某个富有供养人的资助。
在寺院的生活,让比尔对禅有了更多的感悟,正如他所说的那一段很有禅意的话:“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的幻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