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国终于开窍了:要想过上好日子,与其跟着美国跑,不如跟中国好!彻底想通后,从蒙古国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蒙古国批准中蒙跨境铁路新项目,帮中国解决了一个后顾之忧。
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在维持与两大邻国中俄基本友好的同时,大力推动“第三邻国”政策,把美国列为主要第三邻国,日本视为次要第三邻国。
蒙古国大力推动“第三邻国”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戒备这两大邻国,希望美国、日本等第三邻国中和中俄对蒙古国的影响力。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戒备心理,在外交政策,蒙古国一心跟着美国跑,美国出兵阿富汗,搞反恐战争,打塔利班,蒙古国也出兵相助,尽管这样的做法只具有象征意义。
也因为这样的戒备心理,蒙古国对南方邻居总是留几手,没有一心一意地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特别是在经贸领域,这也是几十年来蒙古国的经济一直没有多达起色的重要原因。
其实,蒙古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煤炭、铜精、铁矿石、锂矿、铀矿等资源,特别是煤炭,是比肩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的煤炭出口大国,而蒙古国的煤炭主要是出口给南方邻居。
蒙古国的煤炭总储量约为1723亿吨,探明储量为332亿吨,以褐煤为主。

2019年,蒙古国对华出口煤炭3586万吨,占其总出口量的95%。
2020年,蒙古国煤炭出口达2858.7万吨,出口收入21.24亿美元。其中,向中国出口煤炭2721万吨。
2022年,蒙古国对华出口煤炭约3000万吨。
2023年,蒙古国对华出口煤炭约6000万吨。
2024年,蒙古国出口了8375.5万吨煤炭,出口收入86.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0亿元),出口均价为每吨103美元。其中,91.3%的煤炭出口到中国。
这些数据表明,蒙古国的煤炭主要出口给中国,出口量这两年来暴涨,蒙古国发大财了。
然而,制约蒙古国向中国出口更多煤炭的因素是交通问题,卡车运力有限,铁路不够。
其实,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就跟蒙古国商谈修建中蒙铁路,大力促进蒙古国的对华出口。然而,蒙古国由于对华戒备,一直拖延着——
2008年,中蒙启动跨境铁路谈判,前前后后一共磋商了60多轮,因为蒙古国的原因,谈判一直无法落地,直到去年,蒙古国才明确了战略目标,要修建新的中蒙跨境铁路。
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4月8日报道称,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日前批准了一项与中国的协议,将在两国之间共同建设一条19.5公里长的新的跨境铁路,使蒙古国增加对中国的煤炭出口。
这条新的中蒙跨境铁路的建设于今年开始,2027年竣工,届时,铁路两侧的运煤中心也将建成。

这条新的中蒙跨境铁路投入运营后,预计将使蒙古国的煤炭运输能力增加3000万吨,使蒙古国能够保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率。
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说:“(该协议获得)批准表明整个议会对这个项目的一致支持。这种伙伴关系正在释放宝贵的出口和投资机会,开放蒙古国的自然资源以推动新的投资进入本国。”
这条中蒙跨境铁路实际上被蒙古国搁置了十多年,然而,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际,蒙古国批准修建这条铁路,表明蒙古国希望与南部邻国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实现双赢——
帮中国解决一个后顾之忧的同时,大力促进蒙古国的经济发展。
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苏米亚·楚伦巴特尔表示:“在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扰乱全球贸易的背景下,这一跨境铁路协议似乎是蒙古国支持其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支持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蒙古国在特朗普发动关税大战之际批准修建新的跨境铁路,似乎说明蒙古国开窍了:“第三邻国”政策并没有给蒙古国的发展带来多少的好处,想要过上好日子,与其天天跟着美国跑,还不如跟中国好!
与近邻中国搞好关系,加强合作,一心一意地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道,才是蒙古国改变国运的根本。祝贺蒙古国终于想通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