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8首经典《玉楼春》,道尽古人爱恨情仇

一抹风风微风 2025-04-10 04:15:42

《玉楼春》,这一词牌名宛如古典诗词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又名 “归朝欢令”“呈纤手” 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格律严谨,声情兼具。在历史的演进中,众多文人墨客以其为载体,挥毫泼墨,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 8 首经典的《玉楼春》,领略这一词牌的独特魅力。

1.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南唐・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声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李煜此词,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奢华绮丽的宫廷夜宴图。“晚妆初了明肌雪”,将美人精心妆扮后的明艳动人刻画得淋漓尽致,肌肤如雪般晶莹剔透。春殿之上,嫔娥们鱼贯而入,井然有序,尽显宫廷的庄重与华丽。凤箫之声悠扬,仿佛在水云间回荡,一曲《霓裳》更是被反复弹奏,将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下阕中,“临风谁更飘香屑”,那随风飘散的香屑,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浪漫。李煜醉意微醺,拍着阑干,情味深切。结尾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更是神来之笔,宴会结束,他却不愿让烛火破坏这清夜的美好,宁愿趁着月色,骑马而归,展现出一种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的沉醉与向往。整首词辞藻华丽,意境优美,虽是写宫廷生活,却毫无低俗之气,尽显李煜作为词人的高超才情与独特气质。

2. 《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 宋・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钱惟演的这首词,充满了岁月流逝的沧桑之感与深沉的愁绪。开篇从城上风光写起,莺啼婉转,本是春日盛景,可在词人眼中,却是 “乱” 的,这一 “乱” 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愁苦基调。城下烟波浩渺,春水拍岸,更添几分惆怅。“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借绿杨芳草的无尽,反衬自己愁绪的无法消解,以至于泪眼婆娑,愁肠寸断。下阕转入对自身的描写,随着时光推移,词人渐渐感觉情怀已老,对着鸾镜,惊讶地发现自己容颜已改。往昔因多病而厌酒,如今却只怕酒杯不够深,试图借酒浇愁。这种今昔对比,将词人对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无奈与痛苦表现得极为深刻,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3. 《玉楼春・春恨》——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的词多写闲情雅致,这首《玉楼春・春恨》却饱含深情与哀愁。上阕开篇点明送别之地是绿杨芳草环绕的长亭路,年少的他轻易地就离人而去,留下词人独自伤怀。楼头的钟声在五更时惊醒了残梦,花底的离情在三月的春雨中愈发浓重,情景交融,将离别的痛苦渲染得极为细腻。下阕则直抒胸臆,“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深刻地表达出多情之人在面对离别时的痛苦,那相思之情如同丝线,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更是以夸张的手法,将相思之情的无穷无尽推向极致,成为千古名句,让无数在相思中煎熬的人产生强烈共鸣。

4. 《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的这首词,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日画卷。开篇 “东城渐觉风光好”,一个 “渐” 字,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脚步缓缓而来,给人带来惊喜。“縠皱波纹迎客棹”,将水面的波纹比作皱纱,形象地写出了水波的轻柔,仿佛在欢迎游船的到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堪称千古名句,“闹” 字将红杏盛开的蓬勃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与活力,仿佛能听到春天欢快的节奏。下阕则由景入情,词人感慨人生短暂,欢乐时光稀少,愿意舍弃千金只为博得美人一笑。最后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更是以浪漫的笔触,希望能留住斜阳,让美好的春光再多停留一会儿,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5.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欧阳修的这首词,围绕离别展开,却又超脱了一般的离别之情。上阕中,在酒尊之前,本想说出归期,可还未开口,对面的佳人已因伤感而哽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两句词境界大开,将离情别绪上升到了对人生情爱的深刻感悟,认为这种痴情有其自身的根源,并非外物所能引发,展现出一种深沉的理性思考。下阕中,词人劝人不要再唱新的离歌,因为一曲旧的离歌已足以让人肝肠寸断。最后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以一种豁达的姿态,告诉人们要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看尽洛阳繁花,再与春风作别,在离别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6.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宋・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晏几道的词风多哀怨感伤,这首词也不例外。上阕开篇便指责东风无情,将那娇艳的花朵吹落满地,美好的春光瞬间消逝。碧楼中的帘影无法遮挡住词人内心的忧愁,而这种忧愁竟和去年今日一模一样,年年岁岁,愁绪难消。下阕中,词人感叹自己何苦要去管那春残之事,每次登临都为此伤心落泪。既然如此,不如索性举起酒杯,开怀畅饮,因为看尽落花,这样的醉酒机会又能有几次呢?整首词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无奈与悲伤,在对春残花落的感慨中,寄托了词人自身的身世之感与人生的无常之叹,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7.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宋・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沾地絮。

赏析:周邦彦此词,以一段美好的恋情为线索,抒发了如今的怅惘之情。开篇引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的典故,以桃溪指代那段曾经美好的时光,可惜它匆匆而过,未能从容停留。“秋藕绝来无续处”,将爱情的断裂比作秋藕的断绝,一去不复返。“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今昔对比强烈,昔日在赤阑桥边甜蜜相候,如今却只能独自在黄叶飘零的路上徘徊。下阕的景色描写极为精妙,烟雾中的山峦、雁背的夕阳,营造出一种苍茫、寂寥的氛围。最后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沾地絮”,将人的离去比作风后的江云,缥缈无踪,而自己的情思却像雨后沾地的柳絮,难以解脱,把那种失去爱情后的痛苦与无奈表现得入木三分,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8.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赏析:辛弃疾的这首词,表面是伤春,实则蕴含着他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上阕中,词人在风前试图劝住春光,希望它能多停留一会儿,而此时的春天仿佛停留在了城南的芳草路上。春光中的花未随流水而去,而是化作泥上的柳絮,似乎在做最后的挣扎。下阕中,词人对着镜子,发现自己已生出白发,感慨自己辜负了青春,而青春也辜负了自己的壮志豪情。梦中醒来,思念的人已远去,心中充满了愁绪,而这愁绪就如同那风雨中的梨花,孤独而凄美。整首词将伤春之情与人生感慨巧妙融合,既有婉约之美,又不失辛弃疾词中一贯的豪迈与深沉,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 8 首《玉楼春》,虽同属一个词牌,却风格各异,或绮丽,或哀愁,或豪迈,或婉约,每一首都蕴含着词人独特的情感与人生感悟。它们是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珍品,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从中汲取无尽的文学滋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