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三河市那个门头被迫改成绿色的蜜雪冰城,在舆论和热度的加持之下,已经得到允许,把颜色改回成了红色。
但如果没有这次舆论呢?
结局可想而知。
如此大的连锁店,尚且这般无力。同样的事情若是落在普通人身上,恐怕连反抗都会显得幽默。
事实上,不仅仅“蜜雪冰城”对权力提出的无理要求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连医院都没法避免:三河市一家儿童医院的背景标识上,红十字也变成了“绿十字”。
长年被雷劈过的树,见云都得先低头。入眼,一幕荒唐。

当地卫健委的态度倒是非常坚定,表示会坚持使用红色作为“红十字”标识的背景色。
多可悲,连常识到这种程度的常识,都需要去坚持和强调。
我相信,这家医院的“牌匾”也能很快改回来。但一个扎心的现实依然清晰的呈现了出来:对于如此粗鲁的要求,连医院都没进行适当的“反驳”,而是选择了乖乖听话。
经常性的有人私信说,“某某地某某事,你怎么不写?不敢写吧,你个垃圾”,又或者“这篇不好。既然写了,就狠狠的骂,你看你,欲言又止,拐弯抹角,看着都累”。最经典的是有位读者,倒是基本每篇文章都来赏脸,可又从不缺席一样,在每篇文章后面留言:你真的太蠢了,这些都是小问题,说了没用,看了烦人,还一点意义都没有。真正的问题在于***。
我为什么打星号,因为他的留言,不止一条,却基本上都是不可见的状态。
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已经尽可能的“挣扎”过了。这便是现实,人都会在被连续的“敲打”之后,无奈的减小“挣扎”力度。这些读者从来没想过一个问题,你一条留言十几个字,消失了,损失掉你一分钟的时间。我一篇文章呢,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若是发出来三分钟便没了,那所谓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
若是挣扎之后所能得到的回馈,远远比不上挣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医院,自然会选择更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换个颜色。
同理,若是权力肆意下达命令,折腾普通人,所能得到的“收益”,远远超过他们所需要承担的“风险”。那拍屁股做决定的领导,下一次一定还会继续拍屁股。
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新闻这么久了,颜色改掉,又改了回来,可连谁下达了“改色”的命令,依旧没说。

这就是出现“万一”之后的“风险”,风平浪静。
那折腾一下普通人,自然是无伤大雅。谁弱小,谁买单。
只不过现在是个什么景况,美国暂停了对其他国家增加的关税,唯独把对我们的增加到了125%。这意味着大量之前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将面临滞销,上游产品卖不出去,下游就得减少生产,厂子里就得放假,人们就会变得更难。
这种时刻,还要折腾普通人,是不是有点太没人性,也太讽刺了?
今天有媒体报道了一个消息,说黑龙江大量商铺疑因检查停业3天,导致有些人连中午吃饭,都找不到开门营业的店。
街道回应的意思是,他们并没有接到什么“检查的通知”,商铺关店,是商铺自发行为。
难道是商铺赚得太多,有点手麻,突然间不想赚钱了?

当地相关部门的回应大致也是如此,“没有检查”。
可既然如此,商铺们为何“自发”的这般巧合呢。或许,真的只是一条空穴来风的消息,吓到了他们,让他们提前做了“准备”。但这些商家们,听风就是雨的谨慎,又源自何方?
答案很简单,因为折腾的太多了,不谨慎不行。这并不可笑,反而让我想起了白居易一句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风紧低头走,灰多不敢抖。人们小心翼翼地活着,默默无声地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