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最新发布的RTX 50系列显卡本应是游戏玩家的“性能救星”,但近期一系列测试结果却让笔记本用户大失所望。根据权威媒体Notebookcheck等机构的实测数据,笔记本版RTX 5090显卡的性能仅有桌面版的一半左右,部分场景下甚至更低,这一差距在高端游戏玩家群体中引发热议。

性能对比:移动版“旗舰”名不副实
在《Dota 2》重生版的极致画质测试中,桌面版RTX 5090平均帧数高达291.8帧,而笔记本版仅能跑出137.1帧,性能缩水至桌面版的46.9%,甚至不及上一代桌面版RTX 4070 Ti的表现。3DMark理论测试的差距更为夸张:桌面版得分93.4分,而华硕枪神18上的笔记本版仅得23.7分,性能仅相当于桌面版RTX 4060的水平。
即便在支持DLSS的游戏场景中,笔记本版RTX 5090也仅比上一代RTX 4080移动版快15%-30%,这一提升幅度被外媒评价为“缺乏诚意”。

性能缩水的背后:核心阉割与功耗限制
笔记本版RTX 5090性能大幅缩水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核心规格降级:移动版实际采用了桌面版RTX 5080的GB203核心,而非真正的RTX 5090芯片。由于RTX 5080桌面版的性能本就比RTX 5090低34%,加上笔记本端的供电和散热限制,最终性能仅剩桌面旗舰的一半。
2. 功耗天花板:笔记本版RTX 5090的TGP(总图形功耗)为150W/175W,而桌面版TDP高达575W。尽管移动版以三分之一的功耗实现了约一半的性能,但这一“能效比”在玩家看来仍难以接受。

市场反响:玩家直呼“文字游戏”
英伟达将降级核心命名为“RTX 5090”的做法引发广泛争议。消费者质疑这种营销策略涉嫌误导,称其为“老黄的障眼法”。此外,笔记本版RTX 5090的定价并未因性能缩水而显著降低,性价比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玩家的不满。
外接显卡方案同样“踩雷”?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通过外接显卡坞使用桌面版RTX 5090,笔记本用户仍面临显著性能损失。例如,在《赛博朋克2077》4K Ultra画质下,外接显卡帧率较台式机低32%;《使命召唤:黑色行动6》的差距甚至达62%。这表明,无论是内置还是外接方案,笔记本平台均难以释放RTX 50系列的全部潜力。
玩家建议:理性选择,避免“为信仰充值”
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专家建议优先选择台式机平台。若必须使用笔记本,则需根据游戏类型权衡:部分优化较好的游戏(如《黑神话:悟空》)外接显卡损失仅13%,尚可接受。此外,消费者应警惕厂商的命名陷阱,关注实际核心规格而非型号数字。
结语
RTX 50系列的发布虽带来了技术革新,但笔记本端的性能落差暴露出移动平台与桌面端的鸿沟。玩家在升级硬件时,还需以实测数据为参考,避免陷入“型号崇拜”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