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来贺州,非遗体验‘三件套’——穿瑶服、学扎染、吃百酿!”今年广西“三月三”假期,贺州文旅局局长亲自上阵当“导游”,一条短视频让这座桂东小城火出圈。数据显示,小长假期间贺州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同比激增27%,非遗体验项目预订量暴涨300%。这座藏在喀斯特峰林里的“非遗富矿”,正在用“可触摸的文化”解锁文旅融合新姿势。

【舌尖上的非遗:108道酿菜喂饱7万游客】
“到贺州不吃酿,等于白来!”在八步区远东非遗美食街,63岁的刘国桃师傅现场演示“瓜花酿”绝活:掏空丝瓜花蒂,填入秘制肉馅,指尖翻飞间竟摆出莲花造型。作为“八步108酿”市级传承人,他的摊位日均接待500人,游客举着刚出锅的豆腐酿感叹:“原来‘无菜不酿’不是吹牛!”

贺州酿菜源于秦汉,盛于明清,如今已形成“肉酿、素酿、海鲜酿”三大体系。2023年,当地首次将108道酿菜拼成“千酿宴”,申报吉尼斯纪录;2024年“三月三”,15米长的酿菜长廊吸引央视直播。游客小陈边吃边拍:“苦瓜酿苦中带甜,辣椒酿鲜辣开胃,最绝的是南瓜花酿——居然能尝出露水的味道!”

文旅局数据显示,仅酿菜产业链就带动8000人就业,衍生出预制菜、伴手礼等12类产品。网友热评:“贺州人把‘万物皆可酿’刻进DNA,建议改名‘酿州’!”
【指尖上的传承:95后“绣二代”教你当“一日瑶家女”】

在过山瑶家文化园,26岁的盘晓娟正带着游客绣瑶锦。“这是‘盘王印’纹样,代表瑶族祖先迁徙的足迹。”她指着七彩丝线介绍,自家五代人守护瑶绣技艺,如今非遗工坊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游客小林跟着学绣“太阳花”,虽然针脚歪扭,却郑重别在衣襟:“第一次知道瑶服上的图案都是会说话的历史。”

像盘晓娟这样的“非遗新生代”,贺州已有200余人。90后萧蕾放弃深圳高薪,回乡开扎染体验馆:“靛蓝是板蓝根染的,图案灵感来自梯田云海。”她的小店日均接待200人,年轻人排队体验“开盲盒”——捆扎不同花纹,染出独一无二的蓝白方巾。有游客惊叹:“原来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是能穿在身上、用在生活里的时尚!”

【文旅新场景:围屋“村晚”连上国家云,温泉池里听瑶歌】
夜幕下的江氏客家围屋,86岁的古天魁正在教游客打糍粑。这座200年历史的围屋,如今变身“活态博物馆”:白天看客家十二大碗制作,晚上赏瑶族门唻歌表演。2025年春节,围屋“村晚”登上国家公共文化云,网友刷屏:“青砖墙上的灯笼,比城市灯光秀更有温度!”

贺州的非遗体验不止于“看”。在西溪温泉度假区,游客泡着硫磺泉听瑶族长鼓舞传说;在姑婆山森林步道,偶遇身着瑶服的“巡山御史”讲解草药知识;在黄姚古镇,糖画师傅廖大叔边画龙边唱彩:“龙抬头,好运来!”有家长带娃参加“非遗研学周”:“孩子学会了分辨瑶绣的‘红瑶’‘白裤瑶’,比补习班有意思多了!”

【人情味故事:一碗油茶里的“双向奔赴”】
在钟山县两安瑶族乡,58岁的卢盛辉开的“门唻歌农家乐”天天爆满。他的绝活是“油茶宴”:炒米、花生、葱花配秘制茶汤,搭配非遗歌舞表演。“以前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接待游客,还能教女儿唱瑶族古调。”卢叔的女儿小卢大学毕业后回乡当导游,父女俩的“非遗传承故事”被拍成纪录片。
更暖心的是“银发传承团”。86岁的瑶族服饰传承人凤奶奶,坚持每天到文化园教游客识别瑶绣针法;72岁的桂剧传承人周师傅,在景区树荫下开“流动课堂”,孩子们围成圈学耍花枪。游客感慨:“在这里,非遗不是表演,是当地人的生活日常。”
【未来猜想:当非遗遇上Z世代】
贺州的“非遗+”正在玩出新花样:开发“非遗盲盒”(随机掉落瑶绣钥匙扣、酿菜秘方卡),推出“非遗元宇宙”体验(VR穿越瑶族迁徙路),甚至设计“非遗主题剧本杀”(根据瑶族盘王节传说改编)。文旅局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周末非遗班车’——周五下班坐高铁,周日带着手作瑶绣回家。”
当然,挑战也不小:如何平衡商业化与原真性?怎样让非遗技艺真正“活在民间”?在黄姚古镇,有游客发现个别商铺卖机器绣的“瑶绣”,呼吁:“我们要的是手作的温度,不是流水线的复制!”
【每个人都是非遗的“下一棒”】
从7000年瑶绣到200年围屋,从108道酿菜到90后传承人,贺州的非遗故事告诉我们: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的玻璃罩,而是流动的长河。当游客穿上亲手绣的瑶服,当孩子听懂门唻歌的古老旋律,当创业者在非遗里找到乡愁与生计的平衡,我们终于懂得:最好的保护,是让非遗成为可参与、可体验、可带走的“生活方式”。
这个三月三,你会来贺州拆“非遗盲盒”吗?评论区晒出你的手作,点赞前3名送瑶族盘王节限定银饰!#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独家体验攻略:
✅ 必打卡:过山瑶家文化园(瑶绣+长鼓舞)、八步远东美食街(108酿全家福)、江氏围屋(夜宿听非遗故事)
✅ 隐藏玩法:跟着95后扎染师萧蕾(抖音@蕾虎染坊)学“暴雨扎”,到钟山水墨画廊体验“稻田里的酿菜课堂”
✅ 手信清单:瑶绣冰箱贴(20元起)、非遗酿菜预制包(冷链包邮)、古法红糖姜茶(非遗技艺熬
#广西三月三非遗新玩法 #贺州108酿吉尼斯纪录 #95后非遗传承人图鉴 #瑶绣穿成国潮新时尚 #围屋村晚连上国家云 #非遗体验的Z世代密码 #文旅融合的贺州样本 #当非遗遇上沉浸式旅游 #手作瑶绣的温度与价值 #乡村振兴的文化造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