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间,有个望山村,村子不大,只有二十多户人家。这里的村民很淳朴,大多数人以务农为生,邻里关系也很好。
晚上,家家忙忙碌碌地做晚饭,炊烟袅袅升起,更加突出了这里生活的悠闲。但是,村尾有一家,是寒冷的锅灶,屋里隐约传来女人的哭声。
这家姓高,户主叫高冬田,小时候跟着叔叔去邻村学习木工技艺,然后回到村里当木匠。
村里的木匠很少,高冬田为人和善,性格开朗,所以十里八乡不管是谁都要做木质家具,都喜欢请他去做家具。
后来,高冬田娶了邻村的姑娘姬太美为妻。姬太美是个孤儿,但温柔贤淑。结婚后,她关怀丈夫,尊敬婆婆龙氏,一家过着和睦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邻县王财主请他去做新家具的时候,不小心被掉下来的椽木砸到头部,当场死亡。
王财心地善良,看见发生这样的事,并没有逃避,王家给了丧葬费。
高冬田的丧事办理好之后,龙氏思念成疾,突然病倒了。为了治好她的病,姬太美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在姬太美的悉心照顾下,龙氏身体越来越好了。
这时高家已经米缸见底了,龙氏哭着对姬太美说。“你这个孩子心地好,高家太对不起你了,让你这么年轻的就守着活寡,每天都要伺候我这个老太太。你还年轻,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你怎么能这么说?有你们在我才有一个家,这事以后不要再提了。高冬田不幸去世,我替他向你尽孝。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说完了话,姬太美将把家里唯一剩下吃的递给龙氏。
第二天早上,姬太美提着菜篮子子去山上摘野菜。昨天晚上下了一场毛毛雨,她开心的发现山腰上有很多野生木耳,就都摘下来了,想着晚上给婆婆炒木耳吃。
姬太美拿着木耳和野菜愉快地下山。不料到了山脚下,她突然吓得停住了脚步。
从路边的草丛里伸出一对男人的腿,而且脚上的鞋子已经损坏,脚趾露了出来。这时男人在小声呼救。
姬太美心里有点害怕,但她还是壮着胆子慢慢上前查看。
男人已经奄奄一息,身上的衣服破了。看到眼前有一个女人走过来,男人用尽最后的力气开口了。“小姐行行好。能给我点吃的吗?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姬太美心中暗想自己和婆婆的生活已经够苦的了,尚且还有破旧的房子可以挡风避雨,这个乞丐真可怜。
所以她扶着乞丐往家的方向走。幸好离村子不是很远,一回到家中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龙氏。
龙氏动起了恻隐之心,她让姬太美快快煮吃的给乞丐。
不久,姬太美端着饭菜进来了,吃了东西过后,乞丐才缓过来。
然后,姬太美拿来丈夫的旧衣服,让乞丐梳洗后换上。
交谈一番后,才知道乞丐的名字叫陈河川,是苏州府人,离开家乡来到邻县谋生,不料遇到盗匪强盗,抢走了他身上所有的钱财。
他投靠无望,身无分文,最终沦为乞丐。
龙氏和姬太美都对陈河川的遭遇感到可惜。龙氏看到陈河川和自己儿子年龄差不多,不禁陷入悲伤之中。她含着眼泪说。“出门在外不容易,你不嫌弃的话,先住在我的家里,以后再做计划。”
得知龙氏的儿子、姬太美的丈夫去世后,陈河川不禁感叹人有旦夕祸福。
陈河川在高家住了一夜,他看到婆媳两人日子过得辛苦,不想给他们添麻烦,第二天一早就告辞了。
谁知道呢,他刚走出房门,就听到厨房里有人喊着话。
陈河川急忙赶到厨房,看见龙氏想搀扶倒在地上的姬太美。
陈河川赶忙上前,抱起姬太美进屋后跑了出去。他一路向路人打听,终于请了郎中返回给姬太美看病。
郎中把完脉后,恭喜道,说姬太美怀孕已经三个多月了,是因过度劳累营养不良而晕倒。
龙氏一听高家后继有人,便流下高兴地眼泪。
姬太美很想生下高冬田的孩子,但家庭条件困难,将来还要养孩子,姬太美不知道以后如何维持生活。
同样正在犯难的,还有陈河川。婆媳两人救了他的命,现在这种情况下,他自顾自离去的话觉得不合适,陈河川决定姬太美生完孩子后离开。
“老人家,不用担心,请照顾好姬太美妹妹。我可以出去赚钱帮你们的忙。”陈河川主动说。
龙氏和姬太美听见,非常感激陈河川。这样,陈河川就住在高家。
之后,陈河川来到镇上打杂工。他每天早出晚归,赚的钱都交给了龙氏。姬太美替人缝纫,补贴家庭。
后来,陈河川头脑灵活,倒卖一些山货赚钱。在河川的支持下,姬太美婆媳俩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善。
姬太美婆媳也感谢陈河川,每天都提前做晚饭,等他回来一起吃。偶然遇见的人一起过着平淡的生活。
渐渐地,龙氏注意到姬太美和陈河川之间的相互关心。她本来希望姬太美能有好的归宿,而且陈山川人品很好。如果他们俩有意思,能结合在一起,自然是好事。想到这里,龙氏打算下次问两个人的意思。
当天下午,龙氏去邻居老妇家闲聊,一时忘记了时间,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开始黑了。
龙氏回到家外,隐约听到姬太美和陈河川在屋里小声说话。她仔细听,听到陈河川说:“孩子不能拥有。”
龙氏大惊,推门进去。这时姬太美和陈河川在厨房,姬太美若无其事一边乘饭一边说:“娘回来了,快坐下吃饭。
“你让我吃什么吃,我不吃饭,饿死了,你们俩不是正好可以在一起吗?”龙氏笑着说。
姬太美和陈河川很惊讶,不知道龙氏怎么这么说。不管两个人怎么问,龙氏什么也没说,拉着老脸吃完了一顿饭。
饭后,龙氏对陈河川说。“寡妇门前有很多是非,这几天多亏你的帮助,我们婆媳也不会耽误你的前途,明天去吧。”
陈河川本来计划等姬太美成功生完孩子再走,现在龙氏说要让自己离开,陈河川也只好答应。
半夜,谁知道姬太美突然肚子疼。没等邀请到郎中前来,姬太美就要生孩子了。由于早产,孩子不久就夭折了。
姬太美没了孩子很伤心,哭得晕过去了。幸好郎中及时赶到诊治一番,姬太美才保住了性命。
没有孙子,龙氏很伤心。她心中暗想肯定是姬太美和陈河川为了能在在一起过日子,合计杀了孩子。因此,第二天早上,龙氏将姬太美和陈河川告上了衙门。
县令升堂审这个案子,龙氏将自己听到的话和经过一起说了出来,县令问陈河川此事是否属实。
陈河川跪在大堂上说道:“大人,姬太美婆媳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决不会做这种没天良的事。”
“那时我对姬太美说,如果老人同意,我就和她结婚,一起抚养孩子。姬太美说以后两个人可以再生孩子,我的意思是孩子暂时不能拥有。”
“以后等家庭生活条件好了,然后再考虑生两个孩子。老人家都不听,所以产生了误会。”
此外,昨晚郎中说,姬太美肚子里胎儿属于早产,因此大人可以向郎中寻求证词。
然后,县令派衙门中人去找郎中问话,郎中确认姬太美真的是早产。
县令通过询问众村民,得知道陈河川是好人,而且对姬太美婆媳二人很好,如果村民需要帮助的话,他也能提供帮助。陈河川决对不会害姬太美肚子里的孩子。
龙氏苦思冥想后,回忆陈河川在家主动干脏活,干重活,早出晚归赚钱,让婆媳两人吃饱穿暖。
有一次姬太美差点摔倒,陈河川眼病很快扶住了她。如果他有坏主意,决不伸手扶住姬太美了。
县令继续说道,龙氏主动解释说陈河川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姬太美对自己也很孝顺,她自己歪想了一会儿才引起误会,并请县令放了他们。
龙氏说,姬太美和陈木川如果互相有感情的话,希望两人成为夫妻。
姬太美和陈河川听了后,热泪盈眶。陈河川对龙氏说。“请接受我为你的义子好吗?以后一定孝顺你。”龙氏听到后含着眼泪点头说:“姬太美也要好好对待。”
这样,误会解除了,县令大人给他们挑选了对他们好的吉日、姬太美和陈河川在所有人的见证下正式成为夫妻。
结婚后,夫妇感情深厚,夫妻二人对龙氏很孝顺。后来姬太美代替陈河川生了孩子,一家子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文学创作人物虚构,请勿与迷信封建思想对号入座。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