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涵读书]此文约1800字,阅读约需9分钟(《红楼梦》第四十二回精读:宝钗说画露实情,才女为爱费心机)
薛宝钗是荣国府里公认的淑女,个人言行举止都符合封建道德标准,寄居到大观园后,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对贾政身边的男清客了解的清清楚楚,对他们的爱好了然于胸。这是怎么回事呢?
1.薛宝钗了解掌握贾政身边清客的才华
薛宝钗非常有才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刘姥姥离开荣国府后,众姐妹聚在贾惜春屋里谈论绘画大观园之事。
大家嬉笑之际,薛宝钗提出画画难处和难点后,给出中肯意见,“……再派了宝兄弟帮着他。并不是为宝兄弟知道教着她画,那就更误了事;为的是有不知道的,或难安插的,宝兄弟好拿出去问问那会画的相公,就容易了。”
薛宝钗所说,受到大家的认可。尤其是宝玉更是补充说道:“詹子亮的工细楼台就极好,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
贾宝玉所说两人都是贾政身边的清客。
是指古代在豪门贵户中帮闲的文人,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或工书善画,或能诗会文,或精通戏曲音乐……有这些技艺在身,清客们才能在有些场合里凑趣献艺,迎合东家附庸风雅的喜好。
贾政身边究竟有几个清客不得而知,有名有姓的至少有三人,分别是詹光、单聘仁、程日兴,他们平时陪同贾政清谈,修建大观园里,他们有人跟随贾蔷南下买戏子;贾政验收大观园时,他们负责帮忙附庸风雅……因为身份所限,他们主要是为贾政、贾宝玉服务,与荣国府的女人没有任何交往。
但从薛宝钗所说可知,她对贾政身边的清客情况却非常了解。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2.薛宝钗通过2个人了解贾政身边清客情况
薛宝钗不可能直接与贾政清客交往。她想要了解相关情况必须通过其他人帮助才能实现。
第一个帮助他的人应该是茗烟。
茗烟是贾宝玉的贴身小厮,了解贾宝玉和贾政的诸多情况。
薛宝钗表面看起来与茗烟并无交集,一个是千金小姐,一个是男小厮,两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但是薛宝钗却有办法与他建立起特殊关系。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贾探春在大观园内推行承包责任制,平儿推荐莺儿之母管理花草,薛宝钗则推荐茗烟之母,众人不解,贾探春怀疑之际,平儿说道:“不相干,前儿莺儿还认了叶妈做干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得好得很呢。”
莺儿与茗烟两家关系由此暴露,所以,薛宝钗可以通过莺儿了解贾政身边人的情况。
第二帮助她的人应该是金钏儿
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贴身丫环,王夫人将她视作亲生女儿一样,对于贾政身边人的情况,她自然了然于胸。薛宝钗与金钏儿的关系非同寻常。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金钏儿被王夫人撵走后,投井而死。
王夫人伤心之时,薛宝钗前来安慰,得知王夫人为两件新衣发愁时,薛宝钗出手相助:“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
薛宝钗能肯将自己的衣服送给金钏儿穿戴,深刻表明两人关系不一般。薛宝钗想要了解贾政清客情况,金钏儿自然会一五一十告知。
所以,薛宝钗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平时与贾政并无交集,但是她仍然能了解到他身边人的情况。
3.薛宝钗为何要了解贾政身边人的情况
薛宝钗主动了解贾政身边人情况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是了解贾政,为自己的婚姻大事做准备。
薛宝钗选秀失败后,贾元春通过赏赐端午节礼,为她指明了金玉良缘的道路。
对于薛宝钗而言,能够嫁给宝玉,成为婚姻唯一选择。荣国府里,若想嫁给宝玉,贾元春的皇贵妃身份不行,王夫人的暗中相助也不行,必须贾政点头才算数。在这种情况下,了解贾政以及身边人,掌握贾政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是正确选择。
二是兴趣爱好所致。
贾惜春画大观园,自己既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纸笔。
薛宝钗如数家珍说出纸和笔,尤其是通过论画,透露出工笔绘画技巧与及写意意蕴,表明她是一个绘画大家。
兴趣爱好所致,自然会对工于绘画之人留心。
三是做事习惯所致。
薛宝钗虽然是千金小姐,但是行事风格与普通女人有所区别。平时做事,她对男人世界关注较多。这一切主要源于家庭环境。
薛家三人,薛姨妈虽然是长辈却不善于打理买卖,薛蟠虽是男人却不学术,所以薛家大事小跟,尤其是做生意买卖,都需要薛宝钗参与打理。长此以往,薛宝钗养成关注男人的习惯。
三个原因当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完成婚姻大事。因为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婚姻决定了后半生的幸福,薛宝钗关注了解贾政身边的清客,核心还是为了解贾政。
实践证明,薛宝钗的做法没有错,她最终如愿嫁给宝玉,虽然没有得到宝玉的真心,但也过上了相敬如宾的生活。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吐舌头眯眼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