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52 岁的老李在体检时被查出肝癌晚期。老李平时身体没啥大毛病,只是多年来一直患有乙肝。他觉得自己身体还行,也没把乙肝当回事,更没定期去医院检查。像老李这样,因忽视自身健康状况,错过肝癌早期发现时机的人并不在少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肝癌高发人群,符合这 4 个特征的,一定要定期检查。

肝癌,是常见且凶险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众多 。由于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对于肝癌高发人群来说,了解自身风险,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
特征一: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者乙肝和丙肝病毒长期感染,是引发肝癌的主要原因 。我国约 85% 以上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 。病毒持续攻击肝脏,使肝细胞反复受损、修复,这个过程中,细胞发生基因突变,逐渐发展成肝癌 。比如,长期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若不加以控制,患肝癌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 。数据显示,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约有 2% - 4% 会进展为肝癌 。慢性丙肝患者情况类似,长期丙肝病毒感染,易引发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发病几率 。所以,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者,务必重视肝脏健康,定期检查 。
特征二:长期酗酒者长期大量饮酒,对肝脏伤害极大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会损伤肝细胞 。长期酗酒,肝细胞持续受损,可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若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变成酒精性肝硬化 。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约 10% - 30% 最终会发展成肝癌 。研究表明,每天饮酒超过 80 克,且持续 10 年以上,患肝癌风险比常人高 5 倍 。像一些长期应酬,每天大量饮酒的人,肝脏长期处于 “高压” 状态,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长期酗酒者要提高警惕,这是肝癌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
特征三:有肝癌家族史的人肝癌有一定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 。家族中有肝癌患者,其他成员患癌风险会增加 。一方面,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色素沉着病、糖原贮积症等,会损害肝脏,发展为肝硬化,进而使肝癌发生率升高 。另一方面,家族成员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比如都感染乙肝病毒,也会导致肝癌家族聚集 。比如,一个家族中,父母或兄弟姐妹有人患肝癌,其他成员患肝癌几率相对较高 。对于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更要关注肝脏健康,定期体检 。
特征四:生活在肝癌高发区的人我国肝癌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是高发区,像广西的扶绥、隆安,福建的厦门、同安,江苏的启东、海门,上海的崇明、南汇等 。这些地区,平均每 10 万人中至少有 30 人死于肝癌 。研究发现,高发区肝癌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水源污染、食物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等 。在肝癌高发区江苏启东,饮用沟塘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或深井水者,因为沟塘水中的藻类毒素 - 微囊藻毒素,是强促癌剂 。生活在这些高发区的人,要格外注意预防肝癌,定期进行检查 。
高发人群定期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甲胎蛋白(AFP)检测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 。在成人血液中,甲胎蛋白含量极低,但肝癌细胞会大量合成甲胎蛋白,导致血液中甲胎蛋白水平升高 。所以,甲胎蛋白检测是肝癌筛查的重要指标 。一般建议肝癌高发人群,每 3 - 4 个月抽 2 毫升血,进行甲胎蛋白检测 。如果甲胎蛋白持续升高,超过 400ng/mL,且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其他原因,就要高度怀疑肝癌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不过,甲胎蛋白检测也有局限性,约 30% 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不升高,所以不能仅靠这一项指标判断 。
肝脏超声检查肝脏超声检查,能清晰看到肝脏形态、大小,以及内部结构,发现肝脏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囊肿等 。它操作简单、无创、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大范围肝癌筛查 。肝癌高发人群,每 3 - 4 个月要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 。检查前需禁食、禁水 4 - 6 小时,保证胆囊充盈,以便更清楚观察肝脏和胆囊情况 。如果超声检查发现肝脏有异常回声,如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等,要进一步做 CT、MRI 等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
其他检查除了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于一些高度怀疑肝癌的患者,还可能进行 CT、MRI 检查 。CT 能更清楚显示肝脏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肝癌诊断准确性较高 。MRI 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在判断肝癌有无转移、肿瘤侵犯范围等方面有优势 。另外,必要时还会进行肝穿刺活检,取肝脏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肝癌的 “金标准” 。不过,肝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才进行 。
肝癌高发人群,若符合上述 4 个特征,一定要定期检查,守护肝脏健康 。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降低肝癌发病风险 。要是对肝癌筛查还有疑问,随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