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中美太平洋大战,决定性武器不是导弹,是真的吗?

全球军事记 2025-02-15 10:23:41

中美太平洋大战,决定性因素竟不是导弹?

近年来,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和军事较量的频繁发生,使得许多人不禁猜测,如果两国真的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究竟什么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有人认为导弹将是关键,但近期有一种观点认为,决定性的武器并非导弹,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近年来,台海局势一直是中美关注的焦点,很多人坚定地认为,在台海作战,任何国家都不是中国的对手。而对于整个中美之间的潜在冲突,有人强调,国内的内部矛盾解决至关重要,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清正廉洁,社会风气良好,因为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民众对战争的参与度,也就是民心。

中美之间的军事较量表面上看是常规武器的对抗,但实际上,信息战的较量才是关键所在。无人机在这场无形的战争中,正逐渐崭露头角,甚至可能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角”。

我国的军事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无人机和导弹技术不断发展。比如无侦 8 号,它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从理论上来说几乎不可能被击落,就算卫星失能,它依然能够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持。攻击 11 无人机作战半径大、打击能力强,即便美军实力强大,也难以承受其密集打击。还有无侦 7 和无侦 8 作为重要的侦察无人机,出色的飞行能力让它们能俯瞰广阔区域。

相比之下,美军的无人机如 RQ4C 全球鹰和 RQ170 抗击打能力较弱,在高烈度战斗中生存几率低,这也是美军不敢将其大量投入东亚地区的原因。不过美军凭借强大的空间侦察系统在信息战中有一定优势,也因此敢于在东亚地区挑衅。

有人疑惑,我国过去为何大力追求远程导弹火力?其实这是因为过去海军实力较弱,无法与美国海军直接争夺制海权。但现在情况已有所不同,真正影响胜负的,其实是导弹打击后的态势感知能力和战场数据传输,也就是制信息权。在这方面,我国或许已经领先一步。

俄乌战场的例子就是有力证明,乌克兰凭借强大的情报体系成功击沉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可见没有信息支撑,导弹再多也难以发挥作用。

不得不说,在中美关系愈发紧张的当下,无人机和信息体系的较量至关重要。有人认为,解放军除了核武器和航母数量不如美国,其他方面甚至在信息领域都不惧美国,已经超越了美国,这种观点值得深思。总之,中美之间关于制信息权的争夺正在悄然展开,未来的战争形态或许会让人大不相同。

0 阅读:2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