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舆论场中,今日又传来两声“落马”的警钟,时间定格在2025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不知是讽刺还是巧合。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的前“一把手”王景育,以及安徽省阜阳市人大常委会的离职副主任高子球,双双进入纪委的视线。查处贪腐分子,始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事,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这位出生于1980年的官员,正值壮年,44岁的年纪本该是为社会贡献力量的黄金时期,现在却面临着牢狱之灾,令人唏嘘。
公开资料显示,王景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科班”出身,1999年从石家庄陆军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并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选择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而是直接扎根于平顶山的基层。这样的选择本身就值得玩味。基层工作需要的是实干,需要的是对群众的了解,而非仅仅是技术。

王景育的升迁之路,确实可以用“火箭式”来形容。刚入职宝丰县政府办公室一年,他就成为了副主任科员,这对于很多在基层苦苦挣扎多年的干部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一路高歌猛进,在平顶山市的信访、旅游、宣传等多个部门轮岗。年仅32岁,他已经完成了从科级到副处级的关键跳跃,坐上了卫东区副区长的位置。这样的速度放在整个官场,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

2015年,王景育的仕途发生一个转折点,他转战共青团系统,并且在短短一年内就解决了正处级待遇,刷新了当地最年轻正处级干部的纪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共青团这样的部门,年龄优势确实非常明显。
2019年初,王景育被任命为郏县的县长,不久后又升任县委书记。短短四年时间,他就从县长到县委书记,并且成功跻身平顶山市委常委,43岁就成为了副厅级干部。这样的晋升速度,让他成为了当地政坛的“明日之星”。这颗“明日之星”却在44岁的年纪就陨落了。
特别说明的是3月26日,就在他被调查的前五天,他还以县委书记的身份在黄道镇主持工作会议,部署重点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等工作。这种“台上讲廉政,台下搞腐败”的行径,实在令人不齿。

回看王景育的仕途,从一名技术型文秘到县域主官,再到地级市的决策层,他的晋升之路是顺风顺水。但24年的仕途生涯却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局除了他自己,又能怪谁呢?他辜负了组织的培养,背叛了人民的信任,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高子球,涡阳人,拥有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同等学力教育的背景,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10月,他升任阜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级别也明确为副市级。在党校这样的部门理论水平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在党校工作仅两年后,高子球转任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0年,他因年龄原因辞去了所有职务退居二线。退居二线本应是看看孙子安享晚年的时刻,但他却最终没能逃脱纪委的调查。这不禁让人反思退休真的能成为贪腐的“保护伞”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论何时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必将受到严惩。

这两位厅级干部,他们曾经手握权力,身居高位,本应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把党纪党规抛在了脑后,一心只想着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信任,同事也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结语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这不是一句口号,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只有坚持不懈地打击腐败,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反腐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清廉、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打击腐败,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红火,才能让社会更加公平公正。
老炮儿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这两位厅官,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