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最近这半年,我快被女儿的躺平摆烂愁死了!女儿今年13岁,读初中。小学期间,她的成绩一直不错,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但也能排到前十名。可我跟老公其实不太满意,因为在读书时,我们都是学霸级别的。我们心里一直希望女儿能加把劲,跻身学霸的行列。为了帮孩子把成绩给提上来,我下了很多功夫。花高价报各种辅导班就不说了,陪伴孩子学习更是亲力亲为。可我不知道,为什么学霸父母生出的孩子,一点也没遗传我们的能力?
你妈妈好歹当年是个学霸,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孩子?别人问你的成绩,我都没脸说!
女儿大哭:对,我就是笨,行了吧!
就这样看着、陪着,女儿对我的态度越来越烦躁。最后干脆把自己锁在屋里,不让我进去了。不会做的题,她就空着,也不问我。我想给她讲,就情绪激动的抗拒不听。发展到后来,女儿在家根本不想学习,每天敷衍的把作业完成后,就去看小说或者睡觉了。我很生气,跟女儿谈了好几次。可不管我是讲道理,还是责骂威胁,女儿都听不进去。眼看着她的学习状态和成绩都急转直下,我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02我真怕再这么摆烂下去,我怕她会走上休学的道路!孩子明明小时候很听话,成绩也不错,怎么进了初中,就像变了一个人?为什么好好的孩子,突然就变得摆烂躺平了呢?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为什么进入高年级后,孩子会突然厌学躺平。实际上,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高中躺平的孩子,可能在一年级就埋下了厌学的种子。只是孩子一直被压抑着,问题没爆发而已。一个孩子躺平摆烂的过程,就是他形成“习得性无助”的过程。这种强烈的无助感,并不在于学习本身有多难,而是家长的要求和标准。当孩子上学后,家长就对他提要求,认为孩子应该做到什么标准。
如果孩子没达到,就会去催促,说教,批评。
家长的要求,往往会造成两个问题:
首先,因为家长的预期较高,会让孩子难以做到,产生无助感。
其次,有了预期,眼睛就容易盯着孩子的缺点和毛病,给他负面反馈,如批评,责骂等。做得好的地方,就认为是理所当然,往往视而不见。
2、要多肯定、多积极评价孩子,多让孩子感受成功体验,一步步帮孩子重拾自信心已经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其实并不缺少学习的意愿和态度,他们真正缺少的,是自信心。因为一次次的挫败,让他们习惯了自我否定,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我不行”,不相信自己还能学好。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引导他们重建信心。首先,要多夸奖少挑剔,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夸他有进步、做的好的地方。不一定是学习,也可以是家务、细节等等。因为人是一个全息的整体,一方面的好,会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一次在坐电梯时,我和女儿进去后,外面又缓缓走来一个老大爷。他可能是腿脚不便,走的很慢,但女儿一直在按着电梯开关键,耐心等待。回到家后,我对女儿说:
刚才在电梯里,咱们后边站着的那个男的,看到你想等那个大爷,很不耐烦的“啧”了一声,但妈妈注意到,你听见了,依然愿意坚持自己的想法,善良又有主见,真的很棒!
女儿甜甜的笑了:
妈妈,不是你教我的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那天晚上,我发现女儿作业写得很认真,写完作业,有主动拿出课文背诵。我没说什么,只是送进去一杯热牛奶,叮嘱她早点休息。说来也怪,我越是不盯着女儿的成绩和分数,只关注她做的好的地方,女儿就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运用科学的方式,帮孩子建立自信。自信这个东西,其实很残酷,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办法靠自我欺骗,来获得真正的自信。但自信心的建立也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的信心,其实 就是来自于熟练。不管是背诵,还是做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从恐惧开始,然后受挫,再上手,再熟练,最后精通。学生什么时候最爱听课?就是完成了作业的时候,就是已经预习好了的时候,就是已经把知识吸收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因为写了,会了,已经熟练了,已经没有什么题能难住他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学生最不爱走神的时候。我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女儿听,女儿大力点头:
妈妈,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这样,会的时候可爱听课了,不会的地方我其实也想认真听的,但总是控制不住就走神了!
我告诉她咱们接下来,可以先做到一个小目标,就是追求熟练。
把每天的作业和知识点全部弄熟,做到真正的熟练。不用想其他的,什么名次,什么成绩,就先试一个月,看看结果如何。
过去,因为我总对女儿的成绩不满意,一直在提各种要求,在旁边纠正指责,这让女儿在学习时,精神紧绷,全身心的力量都用来应对外界的压力,根本无法投入学习。现在,我放下了不合理的期待和要求,改正了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女儿的心神慢慢收回,终于能集中在学习这件事本身了。
她按这个方法,不到两周,就发现只要把精力投入到眼前的作业上,追求熟练本身,自己的学习能力就能明显提升。她告诉我:原来真的熟练了,根本不需要天赋,下意识写的答案都是对的,因为我太熟了。在之后的考试中,女儿也考出了从未有过的分数,她的自信心大为提升,兴奋的跟我分享:
原来熟练的感受这么好!考试不紧张,反而有些期待,因为知道自己会做,简直是我的秀场!
就这样,女儿终于走出了厌学躺平的困境。我想跟家长们说,父母对孩子有期待,是人之常情,但千万别让这份期待过高,压垮了孩子!一起共勉~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去思考,看看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不同性格孩子的叛逆、厌学背后,往往藏着跟更深刻的原因!针对孩子厌学,不想去学校,叛逆等问题,我也做了整体梳理和拆解,准备了非常详细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做成了视频课,你如果想要,可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