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倒伏基因,现象级,风口冲击区,油菜茎秆强化方案

惊鸿劈雾 2025-02-18 13:30:53

抗倒伏基因,现象级,风口冲击区,油菜茎秆强化方案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华北平原广袤的乡下农田里,金黄的油菜花正开得热烈,一阵大风刮过,好多油菜植株却纷纷倒伏,那原本长势喜人的油菜,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一样,倒在地上,农民们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据统计,每年因倒伏损失的小麦产量高达 30%!这是不是很让人揪心?

就像在河南的一位网友分享的,他家里有一亩多地种油菜,每年看着油菜长得挺好,可到了快收获的时候,大风一吹,好多都倒伏了,收成大打折扣。他就懊恼地说:“这要是能让油菜长得结实点,不倒伏,那收成得多好啊!”

说到油菜倒伏,这和油菜的茎秆强度有很大关系。不同品种的绿植,茎秆强度差异很大。比如说玉米,有些品种茎秆又粗又壮,抗倒伏能力强,像郑单 958 这种常见的玉米品种,茎秆比较坚韧,不太容易被风吹倒。再比如小麦,扬麦系列有很多品种茎秆强度不错,能较好地抵御风雨。还有水稻,南粳 9108 等品种在茎秆强度上也有一定表现。但油菜相对来说,抗倒伏能力就稍弱些。

在南方的一些丘陵地貌地区,比如福建,部分油菜种植户就反映,当地的油菜经常因为地形起伏,加上风力较大,出现倒伏情况。有一次,一个种植户去查看自己种植的油菜,才三天时间,原本直挺挺的油菜就有不少开始倾斜,七天的时候,倒伏现象就更严重了。一个月后,收成直接减少了近一半。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想,如果能有个靠谱的油菜茎秆强化方案就好了。

其实,油菜茎秆强化方案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从选择品种来说,在西南地区,有一种叫“德油系列”的油菜品种,在当地表现还不错,茎秆相对坚韧,抗倒伏能力稍强。和“蓉油”系列的一些品种相比,“德油系列”的抗倒伏表现就稍微突出一些。“蓉油”系列有些品种茎秆较细,相对来说抗倒伏能力就弱一点。还有 “中双”系列,和前面两者相比,在抗倒伏方面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双”系列有些品种适应性比较好,茎秆综合性能相对较均衡;“德油”系列在部分地区茎秆强度优势更明显;“蓉油”系列在某些年份、某些地区表现也会不一样,这就需要种植户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选择。

除了品种选择,种植管理也很关键。

在华北平原种植油菜的农户老李,之前按照老经验种植油菜,施肥全凭感觉,田间管理也比较粗放,结果油菜倒伏严重。后来,他改变了种植方法,按照科学的方式来。种油菜前,他会深翻土壤,让土壤疏松透气。在施肥的时候,他知道了油菜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一样,不会一股脑地乱施肥。像在油菜苗期,他会适量施氮肥,促进油菜苗茁壮成长。到了中后期,会根据油菜的长势,合理搭配磷肥和钾肥,特别是钾肥,对增强油菜茎秆的粗壮程度很有帮助。在生长过程中,他还会定期查看油菜的生长情况,及时除草松土。

还有一个南方山区种植户,当地地形比较复杂,种油菜的时候,他发现油菜在坡地种植容易倒伏。于是,他尝试在种植油菜时起垄栽培,让油菜植株稍微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样风雨来了,油菜不容易被直接吹倒。而且他发现,在坡地种植油菜,选择耐旱性的品种也很重要,比如说“皖油”系列的一些品种,在当地这种山地环境下,不仅耐旱,茎秆相对也更坚韧。

另外,种植密度也有讲究。在南方肥沃的水田种植油菜,如果种得太密,油菜植株之间竞争养分、水分和阳光,茎秆就会长得比较弱,容易倒伏。但如果种得太稀,产量又会受到影响。有一个江西的种植户,在种植油菜时,和村里的其他人交流后,按照合理的种植密度来,这样油菜生长空间充足,茎秆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抗倒伏能力也增强了。

还有很多人会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增强油菜茎秆强度呢?

其实,在油菜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修剪也有助于茎秆强化。比如说,在油菜生长到一定阶段,可以适当剪掉一些侧枝,让油菜把更多的养分集中在主茎上,这样主茎就能够长得更粗壮。但这个修剪的时间和程度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在开花前 15 天左右,对一些生长过密的侧枝进行适当修剪,每次修剪不要超过侧枝的三分之一。

再者,油菜根系的生长也和茎秆强度息息相关。根系发达的油菜,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为茎秆生长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河北的一些农田里,有农户发现,油菜前期如果根系受损,后期茎秆就比较脆弱。所以,在移栽油菜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根系,确保油菜根系能够健康生长。

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增强油菜茎秆强度,但这些方法并非孤立存在,需要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未来,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这些方案呢?比如借助生物技术,深入挖掘和利用那些还不为人知的油菜抗倒伏基因,开发出更强大的油菜品种,让油菜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坚韧挺拔,稳稳地扎根在田地里,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