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深夜降临,重庆街头多了些烟火气息,烤苕皮的香味飘散在寒冷的空气中。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她独自推着小吃车,背上背着一个年幼的孩子,旁边椅子上坐着另一个面色苍白、看起来有些虚弱的男孩。
他们很安静,一个不哭不闹,一个也不吵不叫,这样的画面暖中带点心酸。
一个好心的路人专门买了她的苕皮后,却突然说:“我能吃你的苕皮不给钱吗?
”一般人听到这话可能会生气,但她只是笑了笑,反问了一句:“你是遇到困难了吗?
”随即便利索地烤好了苕皮递过来。
这样的人,日子会过得多苦呢?
深夜路边卖烤苕皮:她为何选择摆摊?
卖苕皮是林静给自己定的“生意”,也是给两个孩子挣买药钱的唯一办法。
林静,28岁,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儿子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为了孩子的治疗,家中早就一贫如洗。
“医生说还得再做一次手术,那需要好多钱。
”林静轻描淡写地提起这事,仿佛对她来说,凑手术费就像每天去摆摊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每天早上她在家里准备好材料,中午背起小的,领着大的,推车到街边摆摊,一干就是到深夜。
一晚上能赚多少?
好一点的情况有几十块,差的时候,可能一两顿晚饭的钱都不够。
可林静不抱怨。
这份微薄的收入,是她撑起这个家的支柱。
她爱笑,笑容里藏着一种倔强,让路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外人难以想象,她的微笑背后,是多少个泪水浸泡的夜晚。
两次婚姻的破碎:家庭和母爱的冲突林静的人生并不容易。
18岁认识了第一任丈夫,怀孕后孩子出生了,但孩子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治疗费用高昂,婆家嫌弃这个“注定没有希望”的孙子,夫妻俩也因此争执不断。
林静的前夫撑不住压力,失踪了,至今没有消息。
婆家更是把她视为负担,最终,她只能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家,从农村一路辗转到城市,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
后来,她认识了第二任丈夫。
这个男人带给她不少温暖,为她和孩子努力挣钱,帮助她还清了一些外债,两人还有了一个女儿。
但生活的开支、儿子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小而温馨的家经不起压力。
他的母亲认为林静的儿子是“拖油瓶”,不断施加压力,甚至明确表态:不放弃儿子的治疗,就要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家。
林静尝试沟通,但没有结果,她选择了妥协婚姻,却不妥协自己的母爱。
她带着两个孩子,再次开始一个人生活。
善良博主相助后,她的人生能否迎来转机?
最近,林静的故事因为一位博主被更多人知晓。
那天,博主路过她的摊位,与她攀谈,得知她的过往后,深感心酸。
当博主提出转账五万元帮助她给孩子治疗时,林静一开始是拒绝的:“我不能收这么多钱。
”坚持下,她才勉强接受这份善意,用于孩子的治疗和生活开销。
除了这位博主,许多好心的网友也开始注意到林静的情况,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捐助,帮助她暂时缓解了经济上的窘境。
这些支持对林静来说意义重大,不仅缓解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让她重新感受到希望和人情的温暖。
从挫折到坚持:28岁的她靠什么撑过了这十年?
林静这些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怎么扛下来的?
”她的答案很简单: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她说,母亲这个身份,就让她无法逃避,也不愿躲避生活的难题。
为了支撑这个家,她学会了开吊车,扛过水泥,在街边卖过饰品,也推着摊车到处兜售小吃。
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她都没有放弃为孩子治病的希望。
“孩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这是林静最常对自己说的话。
正是这种单纯的信念,支撑着她度过了那些一个人养家带娃的日子。
她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她相信自己的坚持会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
有爱,就有力量林静的生活还在继续,路还很长,但她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
生活给了她许多难题,可她一直坚持着走下去。
有人说她不幸,婚姻失败,生活困窘;也有人说她幸运,有两个懂事的孩子,有陌生人愿意施以援手。
但林静自己说话很实在:“只要孩子健康长大,我就满足了。
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林静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爱是眼泪里的坚持,是困境中的不放弃,是所有苦难背后的希望。
人生或许不会总是顺遂,但只要心中充满爱和信念,总能走出难关。
林静的经历或许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可它提醒我们,无论遇到多少不幸,都不要低估人性中那份善与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