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第二阶段第十一轮谈判已于近期在北京启动,预计将持续四天的时间。这是继今年1月在首尔举行第十轮磋商之后谈判“移师”北京进行。本轮谈判由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林峰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FTA交涉官权慧珍担任首席代表,双方各派出超过40人的代表团参与。磋商重点集中在服务贸易、投资及金融等领域,围绕协定文本深入交换意见,并探讨市场准入的具体安排。
据报道此次中韩会谈中,双方计划协调服务贸易、投资和金融三大领域的协定文案,并就市场准入进行磋商。韩中自贸协定于2015年签订,之后双方根据相关协议于2018年3月开启第二阶段谈判,就服务贸易和投资等议题进行讨论,至今已进行了十次正式谈判。
韩国代表(资料图)
中韩自贸协定进一步谈判能够带来以下积极影响:首先,降低关税将使得更多优质的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生活成本。其次,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将促进两国在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韩国人民将有机会享受到更多来自中国的优质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韩国在这些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再者,投资领域的合作将为韩国带来更多的外资和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这将为韩国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
长期以来,韩国就像一个走钢丝的演员,一边是提供安全保护伞但也时不时敲打自己的老大哥美国,一边是经济上离不开、政治上却总有些微妙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就算在尹锡悦政府全面倒向美国,导致两国关系降温的2023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也高达2700亿美元,这数字,依旧把美韩之间的1936亿美元甩在身后。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韩国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前的中韩自贸协定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商品关税上做文章,确实给两国贸易添了把火。
中韩产业园(资料图)
需要指出的是,在韩国代表来京的同时,美国在一声不吭,就把韩国打入了“敏感国家名单”,这项制裁生效让韩国一脸懵。要知道,韩国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相当于美国在东北亚的一个重要支点。这突然被贴上“敏感国家”的标签,让韩国非常尴尬,脸上挂不住。更让人恼火的是,韩国政府居然是快到生效前,才通过别的渠道知道这事,感觉就像被盟友背后捅了一刀,憋屈得很。毕竟在韩国人眼里,他们和美国是关系最好的朋友。
除了上述事情,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也让韩国的经济出现问题。直到现在特朗普依旧没有承认自己在关税政策上的错误,认为这种手段给美国带来了大量的好处,而对于那些没有对美国发出反击的国家,美国可以暂缓90天的关税政策,美国财长贝森特更是表示将和韩国展开谈判。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和韩国代理总统韩德洙进行了一次很好的通话,接下来双方将有可能达成一项“伟大的协定”。然而没想到在特朗普表态后没几天,韩国就派了40个人的代表团找上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中韩中小企业而言,此次谈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韩国中小企业中央会数据显示,83% 的韩国中小企业希望通过 FTA 扩大对华出口,但 56% 的企业担忧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中国商务部则表示,将通过 "中小企业服务贸易促进平台",为韩企提供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在山东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已吸引 2000 余家韩企入驻,形成了从化妆品到医疗器械的完整产业链。这场持续四天的谈判,不仅是贸易规则的博弈,更是两国经济战略的深度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