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掌握了朝廷实权的“比魏忠贤还牛的宦官”,以善终结束他的一生

徐大志的历史 2023-05-30 08:54:22

在明代历史上,魏忠贤被誉为宦官中最有权势的一位,但却因其专权而引起众人的反感。然而,我们有一个宦官,他不仅比魏忠贤更狠毒,更狂妄自大,更加奇异古怪,他名叫魏忠贞。这位曾经掌握了朝廷实权的“比魏忠贤还牛的宦官”,竟然杀死了二王,一妃,四宰相,同时还成功地立了他志向已久的皇帝,并且还能够以善终结束他的一生,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一、他的出身和初步掌权

魏忠贞是明朝正德年间的宦官,他出生的时代正值明宣宗年间,当时道士李自成起义造成朝廷的动荡和内部斗争。在这样的环境下,魏忠贞顺利地闯入了宫廷,并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数位皇帝的统治期间开始了自己的权力运作。

魏忠贞原本只是市井小民,但当他进入宫廷后,他聪明机智、手腕高超,能虚心向名臣士大夫请教,有时也不择手段地进行权术操作和打击政敌。他慢慢地积累了实力,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权力。

在成为权力代表后,魏忠贞的行为变得越来越独裁。他开始使用极端的手段对付自己的敌人,这些手段包括杀害、控制和威吓等等。

比如说,他曾经杀死了二王——亲王朱权和鲁王朱宸濠,并且指使禁军屠杀了上万人;他还极尽所能地打压一些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而得到皇帝重用的官员。这些举动使得他排挤了大量的忠臣良将,更引起了持续不断的政治危机。

他的“摄政时期”

1598年,明思宗驾崩,位于丽江而备受皇帝信任的大臣张居正去世后,魏忠贞作为浙江按察司佥事的身份稳定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并心生不軌。他借助贵妃张氏和皇太子之父的身份,放言要诛除一切异己。

1599年,明思宗的遗言把皇位传给五岁的太子,魏忠贞又趁机控制大权,成为摄政王。他曾几次与有实权的内阁大臣及东林党争斗,自己亲身参与政府行政,统治权力更甚于朝廷名义上的首辅。

虽然魏忠贞控制着当时的大权,但是他在摄政后期却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他好大喜功、凌驾于各级大臣之上,并试图改朝换代,建立由他主导的新朝。此时,明朝内外交困,比耶海战役的失败使得魏忠贞的地位开始动摇。公元1620年,崇祯帝终于发动兵变顺利灭掉了魏忠贞的“独尊大明国”。

最终,魏忠贞的罪行被揭露,他被削去所有权利,并被球形枷锁监禁了7年之久。“比魏忠贤还牛的宦官”在朝野摇撼四十年后终于走到了他的终期。最终,他在天启五年(1625年)去世,以一个囚犯的身份结束着他奇妙而叛逆的一生。

魏忠贞的生平事迹,影响了明朝王朝的光荣历程。他的一系列残暴行径和极端主义作风,给国家造成了深重的伤害,即使他也成功地策划了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总体上,他无法赢得统治群众的真正支持,选择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魏忠贞是明代宦官中权势最为高昂的一位,他建立了自己的权力基础,掌控了满清入侵时期的历史进程。他杀死了二王、一妃、四宰相,曾掌握过一时的朝廷实权,成功把权力令狐向皇帝而非首辅,但却最终的去世于囚不能出宫残生。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