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阶半职

有个读者私信问我,说在他们单位,什么事都得靠关系,他想踏实做事,结果发现单位里越是不做事的人,反而升得越快。他问我这是不是只有单位内才这样?
我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去过河边钓鱼吗?
他估计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回答说去过。
那你一定发现了,坐在河边的人,有的拿着昂贵的鱼竿,却三个小时一条鱼没钓上来;有的就一根竹竿,却能连续上鱼。为什么?
因为钓鱼这事,重点不在鱼竿,而在于你知不知道鱼在哪里。
单位也是这样。有人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加班加点,结果论功行赏的时候,领导看都不看一眼;有人整天清闲,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该旅游旅游,转眼就升职了。
这不是不公平,这是因为他们钓的不是同一条河。
先来说第一点,为什么人品低劣的,越喜欢搞小团伙?
这个道理特别简单。一个人如果靠自己的能力和品行就能立足,他根本不需要依附任何人。就像一头狮子,它走到哪里都是王者,不需要抱团。
只有那些实力不济的鬣狗,才需要成群结队地猎食。
在单位里,那些能力不足、人品有亏的人,很清楚自己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狼群"。
他们通过拉帮结派,把自己的弱点隐藏在集体之中。
一个人做了坏事会被人指责,十个人一起做,责任就被稀释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人品有问题的人,特别乐于搞小团体。他们靠的不是真才实学,而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关系网络中不可或缺的节点。
再来看第二点,为什么某些越清闲的人,向上爬得快?
单位里那些表面上很清闲的人,他们并非真的无所事事,而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更关键的地方——经营人脉、了解信息、研究规则。
他们对单位的人事变动、政策导向、领导喜好了如指掌。
你埋头苦干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和下一任打好了关系;你还在为完成任务加班加点时,他们已经知道这个项目其实并不被上级重视;你还在钻研业务知识时,他们已经掌握了晋升的内部标准。
这些人看起来清闲,实际上他们在钓更大的鱼。
你忙着完成今天的工作,他们却在布局明天的升迁。
第三点,为什么越会算计利益的人,越懒得付出?
在单位里,真正聪明的人都是精力有限的"精准型"选手,而不是"全能冠军"。
他们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人该帮,什么人不该帮;什么时候该出头,什么时候该隐身。
比如某一个地级市单位的中层,平时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但每次单位有重大活动,尤其是领导亲自参与的,他必定冲在最前面。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善于在关键时刻送人情。比如,他知道某个同事的孩子要高考了,就悄悄联系了几个重点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他知道某个领导爱好书法,就托关系弄来了名家的真迹。
这些事看起来是在"付出",但其实是最精准的投资。一出手就是见效最快、回报最高的地方。这不是懒,而是高效。
最后一点,为什么越有背景的人,活得越自在?
这个很好理解,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带着满级装备和丰厚资源,他们当然能比白手起家的玩家轻松得多。
在单位里,那些有背景的人,他们的竞争起点就比别人高。他们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拼命工作。
他们的价值,在他们进入这个单位的那一刻就已经被确认了。
更重要的是,有背景意味着有保护伞。
普通人做错了事,可能就此断送前程;而有背景的人犯了错,往往能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这种双重标准,让他们能够更自由地行动,更大胆地冒险。
你发现没有,这四点看似是在讲单位的现象,实际上这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规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任何组织,无论公私,本质上都是一个人际关系网络,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能力评价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关系的价值常常超过了能力的价值。
那么,面对这样的现实,你该怎么办?
很多人会说要坚持做一个正直的人,我更支持。
但要提醒,正直不等于傻,清高不等于无为。
你可以保持你的价值观,但同时也要学会在这个游戏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要么,你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无视规则;要么,你足够聪明,聪明到可以利用规则。
最糟糕的情况是,你既不够强大,又不够聪明,只能成为别人博弈中的棋子。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表内容及图片,标原创内容为本人原创,对转载分享的内容均标明了文章来源。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原创、转载和分享的内容只以学习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和错误,请联系删除或修改,欢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