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月球登陆,把印度的新月球车和中国的放一起,差距就一目了然

扮猪相的白眼狼 2023-08-29 09:36:21

前言

印度登月成功了!

你没听错,就是喝恒河水长大的印度!

2023年8月23日,印度的月球探测器“月船3号”在月球南极附近,成功着陆。

一举创造两项世界纪录,如今印度不单是世界上第四位着陆月球的国家,并且成为了世界上首位在月球南极软着陆的国家。

不得不说,印度创造了历史,并且是以“低成本创造出了高价值”,要知道,“月船2号”的总成本大概是1.42亿美元,而“月船3号”约为7500万美元,成本缩水了40%,这样都能成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印度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走上了新的阶段。

不过,作为中国人民,最关心的还是印度和中国的差距,虽然印度的世界第四很厉害,但是我们的世界第三显然更有说服力。

那作为发展中国家里,唯二在月球着陆的国家,中印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双方谁更先进呢?

01

印度登月成功的消息一经传回,印度的网友便忍不住在网上热闹了起来,甚至还制作了一张世界各国听到登月消息之后的反应图片。

首先印度本国肯定是激动到流泪,然后俄罗斯的反应则是重伤哭泣,巴基斯坦则是明显的不高兴,NASA也是有些郁闷。

俄罗斯哭泣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就在前几天,同样以月球南极为目标的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便遭遇了失利,不但没有着陆成功,甚至连探测器都坠毁在月球表面。

不过虽然在这场偶然的“月球着陆大赛”中失败了,但是俄罗斯还是非常具有大国风范的,第一时间便向印度送上了祝贺。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3日晚表示,“月球3号”的成功是太空探索领域的重要一步,同时也证明印度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钦佩的进步。

当然了,不少人都说印度的成功背后有欧美的影子,只凭印度自己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的确,这中间确实有欧美的支持。

欧洲航空局(ESA)甚至公开发布声明称,印度的“月船3号”是靠ESA的地面支持才能监控到探测器走到哪里,实时状态等问题。

这也就从侧面证明了,如果印度没有欧美在背后撑腰的话,这次登月根本不可能成功。

并且,“月船3号”成功着陆之后,美国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几乎同时向印度发去贺电,并且印度总统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讲话称:“太空已无法限制印度,人类探索的脚步会继续向前,不会止步于月球”。

这一次“月船3号”的成功,对于印度来说,确实算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也的确是推动下一步航天发展的重要经验。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印度这次成功了,但是和中国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首先来说,中印登月的轨道选择是不同的,中国选择的是霍曼转移轨道,在行进途中只需要2次引擎推进,好处就是比其他轨道更节省燃料。

而印度选择的是围绕着地球慢慢转,等到合适的角度就点火推一把,直到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样的做法缺点就是浪费燃料,并且这也是“月船3号”无法携带更多科学仪器的原因。

既然中国的轨道更有优势,为什么印度不选择和中国相同的轨道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印度做不到。

登月轨道也不是说选择就能选择的,能将探测器精准的送入轨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火箭的运载能力。

中国“嫦娥3号”总重量3.8吨,印度的“月船3号”总重量3.9吨,两者相差不大,但是火箭就差远了,“嫦娥3号”用的是中国长征三号加强型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5吨,而印度的“月船3号”用的是LVM3型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4吨。

1.5吨的差距在地面上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太空中的差距可以说是错了一个等级,并且LVM3是目前印度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而中国不算长征3号,还有长征5号,而且长征十号也在研发当中,成功之后便可以实现载人登月的壮举。

并且中国选择的轨道是非常合理的,可以实现载人登月,印度选择的奇葩轨道,探测器登月已是极限,因为从地球到登陆月球共花费40天时间,航天员的吃喝拉撒都无法保证。

而这只是其一,我们登月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月球,并不是为了创造记录,那既然是探索,最重要的便是科学仪器。

因为印度没有能力选择更合理的轨道,所以只能选择增加探测器的燃料储备,这就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科学仪器的位置,导致成功着陆之后,“月船3号”的推进舱基本已经成了一个空壳子,而月球车也只带了一个X射线和一个激光探测器。

并且“月船3号”的月球车重量只有26千克,设计寿命只有14天,也就是一个月昼,无法在月球上过夜,更重要的是月球车的行驶速度非常慢,只有每秒1厘米,按小时算的话是每小时36米,就算月球车的实际寿命比设计寿命长,恐怕也很难探测出1000米的范围。

而相比较于印度的本末倒置,中国的登月探测就显得正常很多,有了能够满足运载要求的火箭,选择合理的登陆轨道,留下了更多的空间携带科学仪器。

“嫦娥3号”搭载的月球车名字叫“玉兔号”,总重量137千克,车上携带了月基光学望远镜、全景相机、测月雷达、极紫外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等等多个仪器。

与印度月球车的26千克相比,“玉兔号”,每小时200米的行进速度可以说是健步如飞了,并且寿命也相当悠长,原计划在月球上工作3个月,实际在月球上工作972天,超额完成任务。

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印度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和中国相比还差距不小,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而且就这次的“月船3号”来讲,世界上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印度其实并没有登月成功,是造假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02

虽然印度登月事件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星期了,但是热度却居高不下,而这次印度登月也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眼球。

大家在关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直播的当天,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就是ISRO曾经宣布要对“月球3号”的登月全过程进行全程直播,但是到了登陆阶段却播放的是模拟动画。

虽然三维模拟动画的画面足够真实,“月船3号”的高度、大小、降落速度、飞行姿态都有显示,但是看不到真实的画面,总让人觉得ISRO诚意不够。

于是网上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印度登月造假言论,甚至传的有鼻子有眼的,称“月船3号”很有可能已经登月失败,从9米高度头朝下跌落,还把通讯天线给撞歪了,导致通信信号变差。

相比较于印度,我国在“嫦娥3号”的着陆方面便显得诚意满满,不但显示了飞船一点点接近月球便面,甚至着陆的瞬间也都有真实画面做支撑。

在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更是向世界拿出了铁一般的证据,所以从没有人质疑“嫦娥3号”登月的真实性。

不过,虽然ISRO没有提供真实着陆的画面,但是“月船2号”的一张真实照片也证明了“月船3号”着陆月球不是假的。

8月25日,月船3号的团队在推特上发布了两张来自“月船2号”轨道器拍摄的照片,照片中很明显的看出在月球坑坑洼洼的地表上竖立着一个银白色的物体。

这个白色的物体其实就是“月球3号”着陆器,推特文案上还写着:“发现你了!”,也是向人们证明“月船2号”拍摄的照片中确确实实是“月船3号”。

并且通过这张照片,也充分证实了“月船3号”是真真正正的软着陆,因为如果是硬着陆的话,“月船3号”一定会被摔得四分五裂。

如果真的像传言所说是头朝下着陆的,那就不会显示出银白色,和长长的光影。

结语

所以,综合来看,印度“月船3号”成功登陆月球是真实的,并不存在造假行为,没有公布着陆时的真实画面,可能是印度方面有其他考虑。

虽然目前印度和我们中国在航天技术上还有差距,但是也不能保证印度不具备超越我们的资格和条件,毕竟我们也在建国这短短几十年间超越了不止一个发达国家。

所以,与其讨论印度距离我们还有多远,不如向前看,怎么超越技术在我们之上的国家,只要保证我们自身的发展速度,也就保证了我们和印度之间的差距。

最后也希望印度的“月船3号”能够在这短短的14天中能够有所发现,带给世界一个惊喜。

0 阅读:128
评论列表
  • 2023-08-30 06:06

    能找出别人长处的人才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