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了!全美爆发大规模示威,民众疯抢中国货,特朗普喊话:挺住!

秘闻娱超 2025-04-07 15:14:36

特朗普前脚向全球加征关税,后脚我国就跟着实施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

消息一出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暴跌,超过5万亿美元几天之内蒸发殆尽。

与此同时美国超市的商品暴涨近30%,当地民众陷入抢购狂潮。

重压之下,超过几十万民众自发走到街头抗议特朗普,截止4月6日,全美已经上演了超过1200场的抗议活动。

然而对于如此内忧外患的尴尬局面,特朗普却堂而皇之的告诉众人,这一切的行为都是他故意为之,只要民众们挺住,他们就能重新振兴就业和商业。

连锁反应

美国宣布关税没多久,全球股市就炸了锅。华尔街的三大股指一天之内跌了超过5%,几万亿美元的市值瞬间蒸发,像是一夜之间被人偷走了家底。

日本那边更惨,日经225指数跌了8.4%,东证指数甚至崩了9%,银行股直接暴跌14.7%,交易所不得不暂停交易喘口气。

韩国更是好不到哪里去,KOSPI指数跌了5%,交易员们手忙脚乱,市场一片哀嚎。

欧洲那边还没开盘,期货就已经先跌了4%到5%,德国和英国的指数像是被重锤砸中,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澳大利亚的股市跌了6%,离技术性熊市就差那么一小步。

然而股市只是个开头,美国超市里,货架像是被洗劫了一样,从牙膏到电视机,再到汽车零部件,统统被抢购一空。

其中中国商品尤其热门,很多人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拼命往购物车里塞东西。

有人算过,美国3月份汽车销量因为关税暴涨了11.2%,大家都想赶在25%的进口车关税生效前把车开回家。

在此之前很多美国人其实都没有囤货的习惯,然而为了应对即将上涨的商品价格,无数人来到超市排起了长队。

有人为了抢一瓶酱油差点动手,连乡下小镇都没能逃过这场抢购潮,因为谁都怕明天东西更贵买不起。

美国人做出的疯狂行为可远远不止这一件。

内部混乱

4月5日那天,全美50个州同时爆发了1200场示威,150个社会团体喊着“住手”的口号走上街头。

从华盛顿到佛罗里达,抗议的人群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华盛顿的情况尤其夸张,平均每30个人里就有一个在示威,纪念碑旁边的草地被踩得稀烂。

佛罗里达那边,几百人堵在特朗普的海湖庄园附近,手里举着标牌,喊着让他收回关税政策的话。

事实上早在4月2日的记者会上,就有人曾问他各州物资储备怎么办,而他直接甩了一句“各州自己想办法,我不是订货员”,直接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到了4月5日,他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关税是场经济革命,美国一定能赢,让大家尽管不容易也要挺住。

然而信用机构的数据却显示,美国普通家庭平均负债已经达到了6600美元,想要“挺住”实在是有些艰难。

对此特朗普却丝毫不慌,他表示自己并不觉得通胀是大问题,在他看来加征关税的目的是为了完全消除双边赤字,让美国得到历史性的繁荣。

可眼下,美国人每天睁眼面对的,是空荡荡的货架和越来越薄的钱包。

有人说这可能是美国“再次伟大”的开始,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把大家都推向了深渊的第一步。

但其实早在多年以前,美国就曾利用过关税等政策实现过经济增长。

由来已久的关税历史

回顾美国建国初期至今的两个多世纪就能发现,贸易保护主义曾是他们的长期主旋律。

在南北战争前的几十年里,关税几乎是联邦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来源。

彼时的平均关税水平屡创新高,曾一度达到60%以上。

这种高税率并不是偶发行为,而是基于当时政府以保护本土制造业、补贴财政收入、争取对外谈判筹码为目的的整体贸易战略。

而在南北战争之后,这种以限制进口为手段的保护主义政策不仅未曾削弱,反而因为战争带来的政治重组而被进一步强化。

进入20世纪,尤其是大萧条之后,美国逐步放下高墙,试图通过互惠贸易协定与更多国家建立规则化的贸易合作。

但保护主义的思潮并未远离,在每一次危机之后,它都会以新的形式重新浮现。

从特朗普时代开始,这种思潮再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在他看来美国制造业之所以被削弱,部分原因正是过去几十年对全球化的过度依赖。

他试图通过加征关税重新确立美国的产业优势,重构中美贸易的平衡关系,并以此带动更多美资企业回流本土。

特朗普不止一次表达对威廉·麦金莱总统的敬仰,认为那个年代的关税政策才是让美国实现工业崛起的关键。

然而关税看似是一种收入来源,但实质上却是成本的转嫁。政府增加税收的背后,是企业和消费者被迫承担更高的价格。

短期内这意味着通胀压力会进一步加剧,摩根大通曾估算,每一个美国家庭在这种政策下可能每年要多支出1700美元。

而高盛也对美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速进行了下调,直接表达了市场对特朗普政策效果的担忧。

更难的一点在于制造业的回流难以一蹴而就,即便给予本土企业更多关税保护,但当人工成本高昂、产业链尚未准备好时,短期内并不能替代此前依赖的海外供应链。

很多企业即使面临压力,也更倾向于将工厂迁往其他低成本国家,而非重返美国本土。

之前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就曾发起针对中国、欧盟等国家的大规模关税战,征税范围涉及上千种商品,但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

研究机构测算显示,这轮关税战反而导致美国经济在多个层面遭受损失,包括就业岗位的减少和投资意愿的下滑。

即使如此,他仍然认为这样的代价值得,因为他试图达成的目标并非眼前的增长,而是产业结构的重塑和长期的竞争优势。

然而结果真的会像他规划的那样吗?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网《特朗普回应崩盘:我故意的,你们挺住》

红星新闻《特朗普喊话美国人“挺住”,50州民众抗议:住手!美财长被曝“挺不住了”》

金融界《熔断!日韩股市血流成河,特朗普再放狠话:关税战打到清零逆差为止!》

上观新闻《快看视频|数百万人游行,反对声浪席卷全美,特朗普喊话美国人:“要挺住”》

光明网《乱了!全美爆发大规模示威,疯狂囤货模式开启,亿万富翁提醒→》

0 阅读:0

秘闻娱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